東部與德國、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的邊境上構築的防禦陣地體系。因由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奇諾提議並主持構築而得名。工程一直進行到1940年5月德軍對法國發起進攻時為止。
毫無疑問,這條防線製造的極其堅固。其鋼筋混凝土厚度幾乎能阻擋所有的重型火炮的轟擊。整個德國也只有610毫米‘卡爾炮‘,420毫米剛瑪炮,還有800毫米的朵拉大炮才能對馬奇諾防線的鋼筋混凝土層工事直接造成威脅。
浪漫的法國人本來以為構築了這條防線,就能擋住德國人的進攻,就能像作愛時套上了避孕套一樣安枕無優了。只可惜德國人出手更猛,他直接饒過了馬奇諾防線,從阿登山區衝出,結果在幾個星期裡就打敗了曾經輝煌一時的法國。
最後結果是,本來因該最先被突破的馬奇諾防線,反而成為了最後投降的地區。至此,這條耗資巨大的防線也在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的情況下,就宣佈完蛋。
不過,戰爭打到了1944年,第三帝國的西線總司令,德國陸軍元帥裡奇馮葛絲運,本著廢物利用、綠色環保,造福全人類的原則,重新起用了這條几乎被人遺忘的防線。
只不過,這條防線的作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不再是擋住德國人進攻的利器,反而成為了德國人 阻擋盟軍進攻的盾牌。
儘管這條防線的攻擊面是單向的,但依然可以作為堅固的掩體使用。德國人以馬奇諾防線上5600個永久性工事,22個大型工事群,還有工事四周的地堡帶、碉堡群為支撐點,開始組織起防禦,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構築好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當然,德國人其實並不指望馬奇諾防線能阻擋盟軍的進攻,他們只希望在這條防線上能拖住盟軍的主力,消耗盟軍的有生力量。將盟軍拖進消耗戰的泥潭,然後另一支德軍主力就從另外一個方向上發起反撲,徹底殲滅西線的盟軍。
這天的中午時分,我們偉大的葛絲運元帥在西線高階將領的陪伴下,走進了馬奇諾防線上最重要的勞特爾要塞。目前,以這個巨型要塞為核心的堡壘地域目前是德軍防禦重中之中,因為這裡的後面就是德國本土,萊茵蘭地區。
這個勞特爾要塞構築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結合,適於環形防禦的綜合工事群。其地面部分為裝甲或鋼筋混凝土的機槍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數層,包括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電站、公共廁所,甚至連出售香菸的小賣部也能見到。
可最讓人稱奇的是,法國人在整個要塞下方還構築了蜘蛛網一樣的地下通道,將主要塞與四周的碉堡群和副要塞相連線。一旦某個地方危機時,士兵就可以透過這些底下通道去救援。或者某個地方即將失守時,士兵也可以透過這個地下通道逃生。
毫無疑問的是,這條馬奇諾防線的確能夠阻擋德軍的進攻,就算德國的裝甲部隊再強大,也得在這條防線上低下高傲頭顱。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更主要的是,德軍裡出了一個曼斯坦因,他用自己天才的構想,幫助德國人饒開了馬奇諾防線。直接從天險的阿登山區殺出,打了法國人一個措手不及。也讓這條馬奇諾防線成了一個笑話,還好它將在葛絲運元帥手中煥發青春,否則還真有點可憐。
“葛絲運元帥,這裡就是當年法國軍隊的指揮部,現在也是我們的臨時指揮部了”。奧貝斯坦迎著金田走進了一間寬敞的房間內。
這個房間顯然已經被重新粉刷裝飾過,水泥的地板上鋪起了獸毛的地毯。鋼筋混凝土的天花板上則安裝上了義大利的銀光吊燈。水燦燦的燈晶,正閃耀著熒熒的靈光。房間正中央則擺上了一張10米多長的紅木辦公桌,這張桌子顯然也是當年法國人使用過的,桌面上剛剛乾澀的油漆還散發著淡沂的味道。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