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就容易盲目自滿。其實自己的短處在人格形態整體結構中已成為“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塊“木板”。如果能夠把最短的那塊“木板”補上,你的人格形態就會從整體上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儘管你的人格形態從整體上是好的,但正像“木桶”由於有一塊短缺的“木板”一樣,你的缺點使這隻“木桶”無法裝更多的水。而另一方面,如果只看到缺點,看不到長處,則會失去自信,甚至自暴自棄。其實你的人格“木桶”中儘管有一塊短缺的“木板”,但更應該看到別的“木板”都比這塊“木板”長。一支木桶只有一兩塊木板短缺算得了什麼?木桶是由很多塊木板組成的,只有一兩塊木板短缺只是一隻不夠完美的木桶而已,補上就是了。補上短缺的那一兩塊木板,一隻有缺陷的木桶就成為一隻好的木桶。補上一兩塊短缺的木板,比重新造一隻木桶不知容易多少倍。這樣認識自己,審視自己,就會永遠充滿自信。
人格結構的和諧性。我們雖然用木桶原理來說明人格形態均衡的道理,但人格畢竟不是木桶,不可能像木桶的每一塊木板一樣都是一般齊的。因此均衡不可能是絕對的均衡,只能是相對的均衡,只能是大體相似。在人格結構形態中,這種大體相似就是一種和諧。
這種和諧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所謂均衡總是相對的,相似只能是大體的,相似而不是相同。人格結構各個元素之發展狀態不可能完全一致,總是有差別、有差距。具有良好人格形態的人,在他的人格結構中,不可能所有良好的人格元素都在一個水平上,總是有的人格元素處在較高的發展形態,有的相對處在較低的發展形態。有的人格元素表現得突出一些,有的元素則相對不夠突出。這是很正常的,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木桶的每一塊木板一般來說都是一般齊的,但人格結構不會如此。沒有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形態能夠均衡到這種程度。從這種理念出發,我們看別人,看自己,都不能用十全十美的標準來要求。再優秀的人,也總是有相對薄弱和不足的方面。
第二,“相對”是一個“度”的概念。相似必須是相近的,相似而不能相悖。儘管均衡是相對的,但“相對”不能超過一定的“度”。超過一定的度就不是相似,而是相悖,也就不存在什麼均衡了。在人格結構形態中,人格結構各元素之間有差別、有差距,但總體上是相近的。這就是所謂人格結構形態的相對均衡。實際上,相對均衡中的這個“相對”就是一個“度”的概念,講相對均衡就不能離開一定的“度”。相對均衡的核心是“均衡”。就是說在人格“木桶”的結構裡,儘管有短缺的“木板”,但這塊短缺的“木板”只是相對那些正常長度的“木板”所言。與那些正常長度的“木板”相比,某一兩塊“木板”稍短一些。儘管有一兩塊木板有所短缺,但從總體上長度還算相近,還稱得上是一隻木桶。如果一隻木桶有的木板過於短,已經容納不了多少水,則這支木桶就會失去作為一隻木桶存在的意義。如果一隻木桶的木板甚至是缺失的,根本就不能再裝水,木桶也就不再成其為木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人格“木桶”裡,人格元素之間雖然有差距,但不能差距過大。差距太大就破壞了人格形態的整體性。如果這種差距超過一定的度,就會形成人格缺陷或人格障礙,引起整體人格形態的質變。大體相似,只能是相對略短,短得太多就會使人格形態失去平衡,形成嚴重傾斜,整個人格形態便無法樹立起來。周恩來非常重視人格的和諧、均衡。他說:“每個人要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均衡發展。不均衡地發展,一定會有缺陷,不僅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對國家也不利。”周恩來的政治人格、道德人格、心理人格、智慧人格、審美人格等各種人格特質既是優秀的、傑出的,又是和諧的、均衡的,這些人格特質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