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恢宏。
每一個坦克營都以雙梯隊模式開進,而每一個梯隊都是呈標準的橫隊戰鬥進攻隊形,現在部隊所發起衝擊的地方地形平坦開闊,無林地和窪地,並且為了快速接近迎敵,所以這種橫隊進攻隊形看起來就像是每一個梯隊的坦克一字排開,幾乎都以最大越野速度向前狂奔一樣,宛如草原上同時出現了一頭頭向著獵物狂奔的雄獅一樣。
而每一個進攻梯隊之後三四百米,就是負責跟進掩護的機械化步兵們。此時此刻先鋒部隊距離日軍都還有一定距離,所以機步兵們尚且沒有展開掩護行進和躍進的必要,而是以一般行進方式跟進坦克部隊的前進即可,並且保持著每輛步戰車之間間距不超過一百米、最窄不低於四十米即可。
隨著兩軍距離的不斷縮排,第十四的裝甲兵們因各型戰車有更好的觀瞄儀器,所以首先看清了日軍裝甲旅團,整個主動出擊的日軍第一裝甲旅團還有差不多一個步兵聯隊跟進在後,看樣子十分像是協同坦克進攻,只不過他們既不是摩托化步兵,也不是機械化步兵,而是靠著腳丫子跟進坦克前進的,也幸好日軍坦克速度並不快,所以日軍步兵們還能跟得上,要是在共和國這邊,估計坦克都鏖戰了,步兵們跑得口吐鮮血也只能有吸油煙味兒的命。
“全體注意”
“目標出現,注意觀瞄”
還尚未進入坦克射程,各梯隊擔負指揮的坦克長就透過戰術通訊系統提醒到他所需要負責的坦克車長們。裝備了光電與紅外夜視等先進觀瞄裝置的40式主戰坦克,幾乎不用坦克長提醒,各車車長已經開始瞄準其乘坐坦克正面面對的日軍“坦克”。
儘管日軍的坦克非常疑似為步兵戰車,但這些車長們可沒管日軍會客氣到用步戰車來與共和國坦克相抗,只管瞄準即可,而且無一例外都用上了鐳射測距儀來輔助進行距離測量、彈道計算機來負責目標資料計算等等,都以保證的命中精度為前提,就算是“大炮打蚊子”的嫌疑,確保戰果才是真理。
“目標鎖定,一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準備”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準備就緒”
“全體注意,齊射,放”
坦克長一聲令下,大地上瞬間就爆發出了很是恐怖的“通通”開炮聲,一字排開的坦克,十五公里的進攻寬度上頂在最前面的八十餘輛坦克,非常默契的完成了行進中的快速開炮,坦克主炮炮管**出了奪命炮彈同時,也噴冒出了強大的氣流。
穿甲彈所具備的穿甲能力高低,取決於炮彈擊中目標時候的所擁有的速度、質量和炮彈材料物理特性比如說強度。因此,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就是為了讓穿甲彈自射出坦克火炮後儘量減少空氣阻力的影響,進而將安裝了很很細長桿狀彈託,為彈體尾部加裝了四片尾翼以保證飛行過程的平穩和精度,所以炮彈脫膛後彈託脫落,彈體繼續保持高速飛行,由尾翼提供很高的飛行精度。
所以,當坦克營發射出了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後,這些穿甲彈以極高的飛行速度且非常精準的向各自目標飛去,而且這些穿甲彈無一例外都是採用密度很高的鎢合金作為彈芯,因此具備了強大的動能。以至於這些穿甲彈,可以說尚未發揮出其強大貫穿能力的時候,最大厚度不超過三十毫米均質鋼裝甲的日軍坦克,用不著穿甲彈穿透,其裝甲幾乎就被生生“砸穿”了。;
而締造出真正恐怖的是穿甲彈穿過裝甲之時,它所攜帶的高速合金彈芯和裝甲發生了劇烈摩擦,以至於其周圍裝甲快速熔化並跟隨了穿甲彈一起射入了坦克內部,這也就是給日軍坦克乘員帶來致命傷害的高溫金屬射流,這種射流猶如許多把同時向其開火的霰彈槍一樣,炙熱高溫的金屬射流頓時就讓坦克內部的四名乘員死得不能再死。
幸運的是,日軍的裝甲厚度實在太薄了,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