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脫木綿裘。
前世據一些專家研究的結果,曾指出唐代出現的“崑崙奴”,其實就是來自西貢上的亞洲馬來黑人。同樣根據印度歷史記載,西貢自公元三世紀以來就是亞洲最大的奴隸市場,主要就是向中國銷售奴隸,這種販奴行為一直持續到明代。而古人發音不準確,誤將“柴棍”讀為“崑崙”,這才有了“崑崙奴”的名稱。
從出土的黑人陶俑上來看,陶俑的服飾大都是上身**斜披帛帶,橫幅繞腰或穿著短褲。這與唐代高僧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記載的崑崙人形象“赤腳敢曼”非常符合,“敢曼”是梵語,指下身所穿的貼衣,這都是南海黑人極為明顯的特點,與古代非洲黑人服飾完全無關。
因此關於崑崙奴的出處,那些專家學者不約而同的都指向來自中南半島的吉蔑或佔婆族,因為根據研究,婆羅洲幾內亞的南島嶼族,都有捲髮黑身的特徵,僅因為部落文化的差異,被一概稱為高山族或崑崙奴。
至於崑崙奴的稱呼從何時開始?與崑崙又有何關聯?一般考據都是從來自崑崙族或崑崙國下手,特徵就是膚色黑捲髮等,與中原漢族的黃膚直髮截然不同,卻沒有更具體的證據和文獻,以證明古時卻有崑崙國或崑崙族存在。中國最早接受四夷朝貢的始自秦代,漢唐延續下來,又以唐朝征服少數民族最多,僅從文字記載去摸索似乎草率,反正秦朝以後就有外族奴隸了。又僅就外型稱崑崙奴,為何不稱黑奴?看唐嚴立本所繪職供圖,跟隨滿臉絡腮鬍的亞利安人奴從,體型並不高大,赤身遮體的裝扮雖與崑崙奴接近,卻與崑崙兩字無關,唯一奇特之處,就是顱頂呈雙峰狀,這在一些佛教地獄圖畫和鬼卒塑像中的羅剎相似,是否附會之作也不可考,若強附為這就是崑崙奴的解釋,又不倫不類。一般繪畫難免有誇張強調的技巧,卻不能說成崑崙奴的特徵,果若與類似發音強加在崑崙兩字的解釋,繆誤如出一轍,都犯了相同的錯。
()免費TXT小說下載
唐南夷列傳一百四十七記載南蠻,“自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為崑崙。”還有其他中南半島的古國中,如婆利國也是‘拳’發,婆羅門教的盤盤國、真臘國等,“自神龍以以後,真臘分為二半,以南近海多癖澤處,謂之水真臘半,以北多山阜,謂之陸真臘。水真臘國,其境東西南北約八百里,南至小海,北即陸真臘,期王所居城號婆羅提拔。國之東界有小城,皆謂之國。另外隋書列傳四十七記載林邑古國,其人深目高鼻發拳色黑。
前世關於崑崙奴的出處,也是爭論不休,只是有一點得到了所有人的共識,那就是崑崙奴第一次湧入中原,就是在大唐永徽年間,直到開元盛世達到了頂峰。。
可如今才貞觀十一年,杜睿居然在吐谷渾這麼一個小地方發現了崑崙奴,實在是讓他不能不大吃一驚。
而且這個被帶到杜睿面前的崑崙奴雖然身上穿著一件吐谷渾當地的民族服裝,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是看他的毛髮,面板顏色,分明就是來自非洲的黑人。
難道前世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的研究都錯了?出現在大唐年間的黑人不是來自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而是來自非洲。
“你叫什麼名字?”杜睿嘗試著問了一句,因為擔心對方聽不懂,所以他採取了最為直白的說話方式。
這個崑崙奴原本正在唐軍新分下的家中整理門窗,卻被人給叫了過來,見眼前這幾人高冠華服,儼然一副貴人的打扮,早就嚇得魂不守舍,哪裡還敢開口。
此時節吐谷渾崇尚漢文化,其實不單單是吐谷渾,就連剛剛被回絕了無理要求的吐蕃也是一樣,但凡貴族人人會講漢話,就連府中的奴隸都是一樣。
這個崑崙奴不但聽懂了杜睿的話,甚至還覺得杜睿言辭過於直白,有些粗俗了。
杜睿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