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地址轉換協議、RARP(Reverse_ARP)反向地址轉換協議。
IP是網路層的核心,透過路由選擇將下一條IP封裝後交給介面層。IP資料包是無連線服務。
ICMP是網路層的補充。可以回送報文。用來檢測網路是否通暢。
Ping命令就是傳送ICMP的echo包,透過回送的echorelay進行網路測試。
傳輸層。是兩臺計算機經過網路進行資料通訊時,第一個端到端的層次,具有緩衝作用。當網路層服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它將服務加以提高,以滿足高層的要求;當網路層服務質量較好時,它只用很少的工作。傳輸層還可進行復用,即在一個網路連線上建立多個邏輯連線。
傳輸層(Transport_Layer)是OSI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層,是唯一負責總體的資料傳輸和資料控制的一層。
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交換資料的機制。傳輸層對會話層等高三層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對網路層提供可靠的目的地站點資訊。
傳輸層也稱為運輸層。傳輸層只存在於端開放系統中,是介於低三層通訊子網系統和高三層之間的一層,但是很重要的一層。因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對資料傳送進行控制從低到高的最後一層。
有一個既存事實,即世界上各種通訊子網在效能上存在著很大差異。
例如電話交換網,分組交換網,公用資料交換網。區域網等通訊子網都可互連,但它們提供的吞吐量,傳輸速率,資料延遲通訊費用各不相同。
對於會話層來說,卻要求有一效能恆定的介面。傳輸層就承擔了這一功能。它採用分流/合流,複用/解複用技術來調節上述通訊子網的差異。使會話層感受不到。此外傳輸層還要具備差錯恢復,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對會話層遮蔽通訊子網在這些方面的細節與差異。
傳輸層面對的資料物件已不是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而是和會話層的介面埠。
上述功能的最終目的是為會話提供可靠的,無誤的資料傳輸。
傳輸層的服務一般要經歷傳輸連線建立階段。資料傳送階段,傳輸連線釋放階段三個階段才算完成一個完整的服務過程。而在資料傳送階段又分為一般資料傳送和加速資料傳送兩種。
傳輸層服務分成五種型別。基本可以滿足對傳送質量。傳送速度,傳送費用的各種不同需要。
傳輸層提供應用程式間的通訊。
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資訊流;二、提供可靠傳輸。
為實現後者,傳輸層協議規定接收端必須發回確認,並且假如分組丟失,必須重新傳送,即耳熟能詳的“三次握手”過程,從而提供可靠的資料傳輸。
傳輸層協議主要是:傳輸控制協議TCP(Transmission_Control_Protocol)和使用者資料包協議UDP(User_Datagram_protocol)。
應用層也稱為應用實體(AE),它由若干個特定應用服務元素(SASE)和一個或多個公用應用服務元素(CASE)組成。每個SASE提供特定的應用服務,例如檔案運輸訪問和管理(FTAM)、電子文電處理(MHS)、虛擬終端協議(VAP)等。CASE提供一組公用的應用服務,例如聯絡控制服務元素(ACSE)、可靠運輸服務元素(RTSE)和遠端操作服務元素(ROSE)等。
應用層(Applicationlayer)是七層OSI模型的第七層。應用層直接和應用程式介面並提供常見的網路應用服務。應用層也向表示層發出請求。
應用層是開放系統的最高層,是直接為應用程序提供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