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和邱問普說了。邱問普當然要大力支援,這是善舉,做為徐州名士,他當然要參與進去!
於是乎,鹹同書院的學生們全體出動,每張告示下面都有一人守候,專門給百姓念告示,並詳細解說。以工代賑是新法,百姓們都不瞭解,能有鹹同書院的學生給解說,既可以讓百姓們明白告示上寫的是什麼,又增強了新法的可信度!
本來王平安還怕耽誤了學生們的功課,引起不滿,誰知學生們卻幹得興高采烈,不管日頭有多毒,天氣有多熱,竟沒有一人偷懶耍滑,個個盡忠職守,不少人把嗓子都說啞了,還不肯回家休息。
學生們都知道,這件事無論成或不成,都會被地方誌記上一筆,自己出了力氣,到時書上怕少不了自己的名字,辛苦幾天算得了什麼,如被記入書中,那可是成百上千年的事。讓他們休息,他們還不幹呢!
逃難來的百姓聽聞此事,更是激動,他們家鄉受災,田園被毀,逃難到了徐州,正是困難無依的時候,悽苦之情,人人都有,正是身心俱疲之際,逃到哪裡,哪裡的官府都當他們是累贅,是負擔。而忽然,徐州官府告訴他們,你們並非是累贅,徐州需要你們,你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換取食物,並且有工錢可發,等災期過了,你們可以回去重建家園!
世事艱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一旦給了災民們希望,他們的信心迅速便得到恢復。災民們奔走相告,聞訊者無不狂喜,甚至有些災民還放聲大哭,他們的生活終於有了保障,再不必為明天的生活擔憂,苦難終於要過去了!
常慶豐負責具體事宜,他為了能將代理司馬,轉正成為正式司馬,更是拼了老命,沒日沒夜地安排工作。他將壯年災民招集到一起,負責體力活兒,再把婦人們集中起來,幹些洗洗涮涮,做飯燒水這樣的活兒,婦人們既幹得了,也能幹得好!
至於上了歲數的老人也有工作,他們負責為大家照看孩子,還有如果有人得了病,他們也可以負責照顧,保證幹活兒的人後顧無憂!
雖然出力氣不同,拿的工錢也多少不一,但有一點可以保證,人人都有工錢可拿。就算是實在無力出工的,徐州官府也保證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有飽飯可吃,絕不至於由於飢餓,而失去生命。
朝廷賑災的舉措,太久遠的百姓並不知道,就算有年紀大的,也只知道前隋的事情,可不管是前隋,還是大唐,以工代賑的方法,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聽聞,雖然初時還有些人不信,但架不住鹹同書院的學生們太負責任,誰要是不信,那非拉著誰的袖子,反反覆覆地說,非說信了不可,再加上官府一項接一項的措施出臺,不管是災民,還是事不關己的本地閒漢,慢慢的也都信了,甚至於有些本地人,也參加進了工程,填河的填河,挖土的挖土,賺一份工錢。
城外工程正式啟動,而城內也不消停,徐州富戶們被牛正宏集中起來,講解徐州要立個石碑,還要請大名士邱問普寫徐州志,由刺史大人親自為大家講解!
正堂之上,堂裡堂外坐著二三百人,盡是徐州的富戶,大家默默地聽完牛正宏講的好處,大家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說話!
牛正宏講的都是好處,卻沒講壞處,但這個壞處是人人都知道的,就是大家得出錢。給徐州挖條新護城河,這是好事,是為了保證大家的利益,這筆錢該出不?該出!大家誰也沒想省!
可問題是,該出多少呢,這個就是大問題了!捐錢嘛,只要不比別人捐得少就行了,可別人捐多少呢?誰也不肯第一個說話,免得捐多了自己吃虧,而捐少了被人笑話!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托兒了,托兒並不一定是抬價格做壞事,也是可以做好事的!
第一個托兒站了起來,正是王平安。王平安年紀小,但卻有個徐州賑災總管的名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