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運轉,冥想什麼狀態都有嚴格要求。
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因此沒有感覺到“氣”的存在,是很正常的。
但是張曉畢竟已經隱隱約約有了一點氣感,雖然並不是很強烈,但是真的感覺到了那股神秘的氣流。
這句足夠了,只要持之以恆,總會修煉出來第一股真氣。
路歪了沒有什麼,怕的就是沒有路。
“雖然不是那麼理想,但是收穫確實不小。”張曉樂呵呵的想到,或許是因為這個世界元氣充沛的緣故,張曉打上一遍太極拳,就稍稍有了一點氣感,持之以恆的練下去,雖然可能無法幫張曉成為宗師級的頂尖高手,但是成為一流好手還是能行的。
按照張曉的猜測,張三丰所創造出來的完整“太極拳”或許比不上廣成子所創造的《長生決》,但是絕對要比慈航靜齋的《劍典》要強一些。
雖然這種想法有些過於樂觀,但是有一點倒是沒錯,“張氏太極”在這個世界上也算是高階武學。
可惜張曉所練的二十四式太極拳是不知道刪改了多少遍的閹割版,勉勉強強能算是一種二流武學罷了。
事實上,張曉心裡也明白,但是有時候人就需要自己欺騙自己。
有了太極拳的例子,張曉對於《易筋經》報以十分的期望。
第一勢:韋馱獻杵。兩臂曲肘,徐徐平舉至胸前成抱球勢,屈腕立掌,指頭向上,掌心相對。
對於第一式《易筋經》,張曉背得很熟。
訣曰: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劍,心澄貌亦恭。
張曉忽然感覺心中一動。
在自己的手心處產生了一絲熱感,這股熱感就像是張曉握住了一隻煮熟的雞蛋一樣。
張曉很驚喜,這是張曉第一氣確實感覺到“氣”的存在。
韋馱獻杵第二勢兩足分開,與肩同寬,足掌踏實,兩膝微松,兩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兩側平舉,立掌,掌心向外,兩目前視,吸氣時胸部擴張,臂向後挺,呼氣時,指尖內翹,掌向外撐。
訣曰:足指掛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快了,張曉已經感覺到那股熱流已經離開了手心,似乎在向四肢流動開來,因此張曉已經確定那的確不是錯覺,而是真正的氣感。
韋馱獻杵第三勢兩腳開立,足尖著地,足跟提起,雙手上舉高過頭頂,掌心向上,兩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頭,目觀掌背。舌舐上顎,鼻息調勻。吸氣時,兩手用暗勁盡力上託,兩腿同時用力下蹬,呼氣時,全身放鬆,兩掌向前下翻。收勢時,兩掌變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將兩拳緩緩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腳跟著地。
訣曰:掌託天門目上觀,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腿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舌可生津將顎舐,鼻能調息覺心安。
張曉睜開了眼睛,嘆了一口氣,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張曉之所以不打下去,是因為張曉雖然還記得接下來的導引圖,但是心法口訣是什麼早就忘了。
畢竟張曉前世看《易筋經》只是出於興趣,可沒有想過要把整本《易筋經》給背誦出來,能把前三式背下來已經證明張曉對於武學的痴迷程度了。
“這就是讀書少的後果嗎。”張曉不由得露出一絲苦笑,要是能夠把全本的《易筋經》背下來,那情況必然不同。
“算了,這些事,苦求不得。”張曉嘆了口氣,然後停止了今天的練習。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當一天徒弟,就得做好一天的本職工作。
張曉練習《太極拳》和《易筋經》已經花費了不少時間,張曉要是再不做晚飯的話,那麼李老和張曉就都該餓肚子了。
總體來說,在“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