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苑,全部是皇帝下令,然後才建起來的。
太僕衙門只負責這些馬苑的運營情況,而其資金來源,全部由皇帝特批後走少府的帳。
這固然避免了浪費,但也造成了另外一個後果:馬政建設及其緩慢。
在歷史上,漢軍的騎兵化,在劉徹老爹上臺前,幾乎停滯。
大步兵主義,弓弩無敵主義,充斥軍方。
這固然是保守主義在作用,但未嘗沒有馬政不給力,國家根本無馬可用的問題。
直至劉徹老爹上臺,才大力營造馬苑。
史載,景帝統治期間,總共新建了三十六處馬苑,國家養馬數十萬匹。
而在這之前,漢家的戰馬,向來就是老大難問題。
如今,劉徹老爹早死,其主要的政績,三十六馬苑,只有四個得以興建,總計養馬數量,不過三四萬匹而已。
劉徹即位三年來,倒也加快了養馬速度。
但庫存馬匹數量,也不過十萬匹上下,每年最多隻能供給軍隊戰馬萬匹左右。
這無疑是不行的。
而且,少府的官僚系統積重難返,很難快速的響應,又給馬政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掣肘。
因此,劉徹決意改革馬政,將更多的資源傾斜到太僕,使之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和靈活度。
但少府卻是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權力,劉徹自己也不會煞筆到了將算賦的資金使用權,從少府劃歸到外朝——一個沒有錢的皇帝,還不如一個傀儡。
所以,劉徹就把少府跟太僕衙門叫到一起,讓他們組織一個類似委員會的機構,專門稽核和批准馬政資金,並接受劉徹的領地。
劉徹以天子的威權,親自下場,勉勉強強的按著少府和太僕同意了這個要求。
但隨後的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太僕說,既然國家馬政,是俺們負責,那這個機構,就應該是俺們做主,少府你只管出錢就行了。
少府回以四個字:幹汝孃親。
然後就打起來了。
然後,會議就被武力暫停。
一連三天,會議最終都是以扯皮開始。互毆結束。
太僕袁盎跟少府劉舍都在鬥毆中被人揍的鼻青臉腫,衣冠不整。
看了三天戲。劉徹算是看明白了。
無論少府還是太僕,都不希望改革。
為什麼?
因為改革會破壞現有秩序。導致很多人的利益受損,尤其是馬政系統這樣龐大的,複雜的,各種利益集團盤根錯節的系統。
沒有什麼貴族官僚,敢以一己之力,來對抗整個系統上上下下的利益集團。
所以,他們乾脆就以這個辦法來拖,拖到實在拖不下去,讓人無話可說的時候。他們就會順水推舟,達成妥協。
這樣,他們就完美的將鍋甩給了劉徹這個皇帝——不是我們不給力,實在陛下壓力太大,不得不如此。
好嘛,這還只是剛剛開始,還沒深入到馬政的敏感地帶和核心問題呢!
這少府跟太僕,都已經用這樣的方法來拖延了。
“若朕要動‘復馬令’你們還不得跳起來?”劉徹腹誹著想道。
照現在這樣的進度,劉徹覺得。要是讓這些官僚繼續扯皮下去,可能到明年這個時候,也未必能討論到具體的馬政措施和制度革新之上。
所以,劉徹決定。甩開這些官僚。
“準備好車馬和儀仗,明日朕將巡幸騎馬和承華兩廄,傳書給丞相和御史大夫還有執金吾。命令他們明日陪同朕一同考察,漢家馬政!”劉徹對著王道下令:“命丞相等。不可將朕將巡幸之地洩露!”
“諾!”王道領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