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下馬,沒有去檢視李恪的屍體。
王平安也沒有下馬,他對這事並不積極,又不是做戲給大人物看,一個車正賢,另一個是史愛國,李恪已經死了,屍體就在眼前,他們還能不信怎麼著。
車正賢犯不著去看,他當然也沒動地方,就剩下了一個史愛國,他只好硬起頭皮,下了戰馬,叫道:“吳王千歲,這真的是吳王千歲嗎?”
史愛國跑到了李恪的屍體前,見真的是李恪的屍體,他咬了咬牙,一聲嚎叫,大聲痛哭起來,哭聲雖響,卻沒有流下半滴眼淚。
長孫無忌道:“事關重大,我大唐的吳王被叛軍所殺,這件事需當立即呈報朝廷,奏章就由老夫來寫,無病,車大使,還有史大總管,你們也來聯個名吧”說著,他調轉馬頭,又往府第方向奔去。
王平安和車正賢正想跟上,可見長孫無忌奔了幾丈遠,又把戰馬停住,道:“營州已經被焚燬了,此處不宜久留,咱們還是去兵營吧”他又把馬頭調轉,向城門外奔去。
反正長孫無忌走到哪裡,王平安和車正賢就跟到哪裡,他們也調轉馬頭,一起往城門處奔去。史愛國也不管李恪的屍體了,沒人觀看他的表演,那他還哭個什麼勁兒啊,翻身上馬,也跟在後面,一起出城。
進了突厥大軍的兵營之後,長孫無忌去了汗帳,汗帳裡面早就收拾乾淨了,再看不到殺李恪時留下的血跡,就象沒有發生過這件事一樣。
長孫無忌在帳中寫了一道奏章,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寫下,向皇帝李治報告此事,奏章的後面,王平安先簽了名,隨後車正賢和史愛國也都簽了名,算做是一道聯名奏章。
把奏章封好,長孫無忌派人送回京城。此後數日,王平安一邊讓突厥大軍向高句麗方面移動,一邊靜等著長安的訊息。
按著他的估計,突厥大軍暫時性地去接管高句麗,已然成了定局,不會有什麼改變,而阿史那奇缽兒帶著突厥大軍到了高句麗之後,由於高句麗不少的城主還處在和車正賢的對立面,算得上是叛軍,所以突厥兵去鎮壓叛亂,是會得到足夠的好處的,所以高句麗這方面,不用擔心。
他所要關心的是武媚孃的反應,李恪之死,對武媚娘肯定會產生很大的震動,武媚娘會做出什麼動作來,他是必須要防備的。但有一點,只要他把握著車正賢,他就一定能和長孫無忌回長安,畢竟高句麗正式投降,劃入大唐版圖的事,太過重大,以武媚娘現在的實力,她是無論如何也沒辦法阻止的。
而王平安和長孫無忌只要一回京,那不少事情就都好辦了,只要能見到皇帝就行,對於大臣們來講,就怕見不到皇帝,沒有皇帝的支援,啥事也辦不了。
過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長安方向才有訊息傳來,而這個訊息,一下子就把王平安和長孫無忌全給嚇傻了。
長安傳回來的訊息竟然是,王皇后被廢掉,武媚娘被加封為皇后武媚娘在李義府和米小苗的幫助下,成功幹翻了王皇后
由於王皇后一直是在照顧著皇太子李忠,而李忠這段時間不知怎麼的,總是得病,而且一場病比一場病嚴重,始終都好不了,太醫們束手無策。武媚娘在皇帝的耳邊吹了強勁的枕邊風,使得皇帝李治認為,王皇后不是一個好皇后,而先前宮裡出了那麼多的事,都是由於皇后不賢,所以才導致的
本來太子李忠得病,就算要怪王皇后,也還是不至於嚴重到要廢掉她的地步的,可架不住武媚娘總是說她的壞話,而米小苗又天天地去“查證”,去“證明”王皇后的確不賢,而且還說她背後抱怨皇帝,說皇帝的壞話。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時間長了,李治便就信了武媚娘和米小苗的話,對王皇后不滿之極。而在朝中,李義府又藉著他是監察御史的身份,拉攏門下省的官員,誰要是順著他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