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之草芥黎民,對待國家與民族的態度。
因此,能否這麼說?——一個能幹的政府不再於自身聚斂多少錢財,然後灑金揮銀,耀眼於世,而在於採取何種合理的機制積極引導國家的每一位民眾對待國家與民族的態度,讓每一位民眾和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同呼吸共患難。也唯其如此,潛藏在每一個個體生命中的能量才能得到積極而又充分的釋放。
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僅二個小時,66歲的總理就不畏餘震頻發的危險,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奔走於瓦礫廢墟間指揮搶險救災,於救人的黃金72小時之內,先後馬不停蹄地輾轉9次視察7地災情。
可見,只有一個不懼民眾、敢與民眾生死與共的政府才能觸控到每一位民眾血液裡崇高的民族靈魂。
(2) 廢墟能有的思考
準確地說——是在5月12日下午2點3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徹底改變了國人的情感視線——不管你身在何處,也不論你是誰,一顆顆心總是與地震相關的資訊焦灼在一起,電視上或者廣播中甚至網際網路上每一條最新的抗震救災資訊都成了情感奮湧的支點——潸然淚下是宣洩情感閘門的唯一途徑。可是,當我們面對著強大的廢墟之下隨著時間一秒秒的流逝鮮活的生命不斷凋零成一具具冰冷的屍體時,是否也該冷靜地梳理一下我們因同胞罹難而悲傷的情緒?拿出一點點思考的勇氣憤怒地追問一個問題——地震中為何許多公寓樓宇與學校首當其衝紛紛坍塌呢?當然或許可能有千萬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足以解釋其間的因果,但是我們還是有必要把心中的疑慮公諸於世——是否有地產商或工程的承包商其法律責任不可推卸的人為因素在作祟呢?土地開發政策與承建監管制度是否存在巨大的漏洞與盲點?除此之外,我們是否能透過廢墟下同胞的屍首看到一點別的東西呢?
美國的加州曾發生過7級以上的地震,日本東京也曾發生過類似級別的地震,但又有多少人是因為掩埋在廢墟之下而列隊步入死亡的天堂呢?
千百年來,人們對土地似乎一直情有獨鍾。從英國臭名昭著的“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到中國能讓窮苦百姓翻身作主人的土地革命,再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包產到戶……土地能帶來什麼?或者說土地有什麼特別的功用?誠然從歷史上看,由於不同的人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也相應會用不同的眼光或目的去打量能給人產生無數幻想的土地,所以土地產生出來的威力也截然不同——“羊吃人”的圈地運動給資本家帶去了財富也帶去了廉價的勞動力;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對土地問題的微妙的回答直接導致了蔣介石政權被憧憬擁有土地的廣大的勞苦大眾徹底摧毀;*同志的改革開放首先也是從土地開始……不管人們抱著怎樣的目的盯上土地,但土地本身無數次證明只有兩種功用——一種是初級形式的,種植作物養活人;另一種則是在初級形式的基礎上內涵更深一層,聚斂錢財。是的,它曾經給普通百姓提供種植五穀雜糧的同時,也隨之成為國家中的上層統治者聚斂錢財的最主要載體。進入了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或許是因為單位土地面積養活人的能力的提高,也或許是因為在有些人眼裡透過地租形式的細水長流式的斂財時間太長速度忒慢……總之,上述土地兩種功能中的前一種也日漸淡化,而是集中體現在後一種聚斂錢財的功能上——如何更高效且神速地聚斂錢財!先前土地擁有者是透過把土地按年或季出租給農民種植作物而收租斂財,現代社會聚斂錢財的目的更勝一籌,則是換一種方式把土地一次性買給開發商,開發商呢,不是按年或季種植作物而是一次性地“播種”房子(開發房地產),然後一次性地出賣其產出的“作物”——房子。如果說先前的農民是土地最直接的租種者,那麼土地的擁有者階層就是吸附在土地上最大的坐享其成者,假若也按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