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行賄賂辦事的做法,叫做“走後門”。其實,走前門和走後門本沒有正當與不正當的分別,這裡涉及的是一個引申義的問題。
那麼,“走後門”這詞是怎麼來的呢?
北宋的宋哲宗死後,宋徽宗繼位。在宋徽宗繼位的過程中,蔡京出了很大力氣。所以,徽宗一上臺便十分寵信蔡京,並任命他為相。蔡京辦事尚可,但是為人太苛刻,眼底下不能容人。比如說與自己政見不和的人,蔡京便想方設法打壓。蔡京當政一段時間之後便引起朝野上下諸多不滿。滿朝文武更是牢騷滿腹,民間也有關於蔡京的一些醜聞,但是蔡京靠得是皇帝這棵大樹,旁人是撼動不得的。。 最好的txt下載網
名詞雜談(21)
告不倒歸告不倒,人們還是透過各種渠道表現蔡京這個人的賣官鬻爵、收受賄賂種種劣行。有一天,宋徽宗大宴群臣,一個在京城很有名的戲班便在宴會中上演了一出諷刺喜劇。其劇情大致情況是這樣的:一個大官坐在堂上審理各種案件。這時候來了一個和尚,他想離京出遊。本來這事沒有什麼不好辦的,蓋個官印就行了。但是當大官見他的戒牒是元祐年間印發的,就當場不允許其出城。(原來,蔡京在元祐年間很受當時政敵的敵視,所以他對元祐年間的東西總是特別反感)。恰好這個時候來了報告事情的屬官:“今天國庫發下俸錢一千貫,都是元祐期間鑄造的銅錢,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這個大官立即吩咐屬下:“那就從後門搬進來吧!”
從此,“走後門”就成了戲謔之語,意思是私底下徇私舞弊,通融辦理。
“敲竹槓”的俗語是怎麼回事?
“敲竹槓”就是憑著惡勢力,或利用他人弱點,或以某種藉口,勒索訛詐人家錢財的俗語。關於“敲竹槓”的由來,有一種說法。
清朝末年,南方沿海一帶販賣煙土使得很多人發了大財。清政府便對此類行為進行了嚴肅的整頓,情況有了好轉,這就使得販賣之人另闢他徑尋求發財路。但是有一些人還是不死心,冒著被抓進監獄的危險繼續從事著販賣煙土的生意,因為這個生意利潤實在是太大了。
清朝的關卡的檢查變得很是嚴厲,但是並沒有擋住一位狡猾的雲南販賣客商。他經常以賣土布、山藥為名,夾運煙土,往返於內地與沿海之間。但是有趣的是他從來沒有被關卡查獲過。為什麼清朝海關的關卡查不出贓物呢?這當然得歸功於這位雲南商人藏禁品的方法獨特。他在毛竹剛生長時,剖開嫩竹,把準備好的煙土藏進去,等到毛竹長大後,便將毛竹做成竹槓、船篙等類似的東西。此種辦法真是精明,竟然一點兒也沒有露出痕跡。
但是事情總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有一次,關卡檢察官正準備讓這艘夾帶煙土的船隻放行,一個在關卡辦事的紹興師爺突然吸著長管旱菸走到船上,無意之中,他拿著菸袋鍋子朝擱在船艙裡的竹槓“口邦、口邦、口邦”地敲了幾下,精明的雲南客商聽到聲音,以為紹興師爺看出了他的秘密,於是馬上對師爺進行行賄。那位紹興師爺其實並沒有發現什麼,但是他見錢眼開,也就沒有進一步追問。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這位雲南客商藏貨的秘密被另外一個眼紅的同伴告發了,才使得這件事情為世人所知。
“敲竹槓”一詞便在民間流傳開來。其意義也在人們的“活用”之中得到引申。
“眼中釘”
人們常用“眼中釘”來形容極為仇視的人。提起這個詞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相傳在北宋真宗年間,當朝宰相是奸佞小人丁謂,此人不學無術,只知玩弄權術,貪贓枉法,整日與太監狼狽為奸,把持朝政。他的行為引起了當朝老宰相寇準的注意,但是寇準並沒有抓住丁謂的把柄,只好在暗中一直調查他。丁謂自己也知道寇準為官公正、剛正不阿,也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