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及其影響在短期內很難消除。之所以作出這種分析與判斷,其根本原因在於,在國際糧食市場中佔支配地位的發達國家,將從本國的戰略利益出發,繼續維持現有的農產品貿易體制、糧食貿易格局及鉅額農業補貼政策。
。 想看書來
中國特色糧食安全理念(1)
糧安天下。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國不可一日無糧,家不可一日無米。
立足糧食自給的方針、強化糧食扶持政策、嚴格保護糧食生產資源、健全糧食儲備體系和手中有糧、心裡不慌以及糧食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等,構成了中國特色糧食安全理念及格局。中國特色糧食安全理念,蘊含著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和鬥爭中形成的糧食安危意識,蘊含著黨和政府強農重糧的戰略思想,蘊含著中國特色糧食儲備流通格局。
手中有糧,來自何方?來自長期堅持糧食自給為主的方針,來自強農惠農政策,來自農業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來自健全安全的國家糧食儲備體系,來自我國傳統的農村農戶儲糧。
這次世界糧食危機與石油危機、金融危機結伴而來。這種互為推動、相互疊加的雙重危機,給世界糧食供給帶來深刻影響。不少國家經不住這種迅速而猛烈的衝擊,糧食供給短缺,糧荒和飢餓時有發生,社會動盪不安。大量事實告訴人們也告訴世界:糧安天下。國不可一日無糧,家不可一日無米。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無糧則飢,無糧則疫,無糧則亂。
面對世界正在發生的糧食危機,考量一些國家還未擺脫的飢餓和困擾,許多國家和目光在關注:擁有13億人口的糧食消費大國的中國怎樣?中國政府怎樣?中國人民怎樣?
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中國手中有糧,供給充裕;中國政府手中有糧,應對從容;中國人民手中有糧,心裡不慌。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糧食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等觀念,以及立足糧食自給、強化糧食扶持、嚴格保護糧食生產資源、健全糧食儲備體系的方針和政策,構成了中國特色糧食安全理念及格局。解決好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始終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如果吃飯沒有保障,一切發展都無從談起。糧食是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物質保證。
7�1中國特色糧食安全理念內涵豐富
中國特色糧食安全理念,蘊含著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發展和鬥爭中形成的糧食安危意識,生動地概括了糧食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既有發展糧食生產的悠久歷史,又有重視糧食生產的安危理念。我國農業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作出巨大貢獻,而且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農耕文化和現代文明。糧安天下,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就是對國家糧食安全觀念通俗易懂的詮釋。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一直把解決吃飯問題當作頭等大事,保持國家糧食安全警鐘長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一直把糧食安全擺在國家安全的重要位置,形成了全黨全社會重視國家糧食安全和糧食生產的理念,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堅實思想基礎。
中國特色糧食安全理念,蘊含著黨和政府強農重糧的戰略思想。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事關國計民生,事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我國糧食需求量大,自然資源緊缺,自然災害頻發,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短缺。“但願蒼生俱飽暖”,早就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帶領億萬農民不懈努力,加快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毫不放鬆地發展糧食生產,取得重大成就。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我國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