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5頁)

生活的。《論語》對我來講是篤定的、真實的、親切的、溫暖的。

司馬牛曾問過老師:什麼叫君子?孔子說:“不憂不懼”,

司馬牛覺得很困惑,做到不憂不懼就能算是君子了嗎?然後孔子反問了

他一句:“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一個人反省自己,叩問心靈,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百姓兒女,那麼他的心何來的憂,何來的懼?一個人叩問內心可以做到不憂不懼,這是一個簡單的標準嗎?能做到這一點,還不是君子嗎?君子坦蕩蕩,小時候不知道,大了以後才有所感悟。君子坦蕩蕩,什麼是坦蕩蕩,並不是心中任何事情都不進入,而是萬事進入之後皆能化解。

讀經典很有意思,開始會覺得簡單,但是讀來讀去,便應了鄭板橋的那句話:“畫到生時是熟時。”感悟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就能真正地從內心敬仰聖賢。因為他們不用華採的詞語,來讓大眾覺得一定要去膜拜,一定要去遠離。他們不因自己的偉大而讓萬眾折服,覺得不可企及。他們以自己一種樸素的人格,讓大眾覺得,這些樸素的真理恆久不變。

道在人心,道不遠人,你總歸是能憑著生命的成長去接近的。《論語》裡提到“仁”的地方總共109處,這是整個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學生問老師什麼是“仁”,老師的回答就兩個字:愛人。真正的仁愛之心無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後來被孟子推演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也是孔子說的,他一生的理想無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而我對這句話有了真正刻骨的理解是在2006年的“感動中國”的評選中。

2006年年末在許多評選材料裡,我看到了這樣一個人:她是一位農村阿姨,從嫁到這個村子,就義務撫養村裡所有的孤寡老人。就這樣,她日復一日地在這些老人家中奔走。她自己的四個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從小就覺得村裡的孤寡老人就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媽媽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去幫忙給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樣一直持續了三四十年。當時我給她寫的推介詞是:如果富人做這樣的事叫做慈善,那窮人做這樣的事,她就是聖賢。看到她的故事時,我明白了什麼是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雖然她一生並未走出過農村,但她就是一位活著的聖賢,掀開上面的銘文,每個人都有四個字。這位農村婦女的碑上的四個字是——“溫暖世道”。

中國儒學的核心思想就是和諧,講究的是天與人的和諧、個人與社會的和諧,講究的是每個人“天下己任”、全社會“和而不同”。這有助於建立後工業時代的穩定秩序。

從中國本土來講,不能過分強調和推崇文化一元論。任何好的文化,我更願意用健康這個詞來評價。健康的文化生態,一定是多元的、富於建設性的、生生不息的。我不希望說由於儒學是我們本土的產物,就認為文化應該是一元的,就要用儒學去拯救當今世界,拯救所有的文化問題,那樣有失偏頗。文化基因實際上積澱在中國人的血液中、骨髓中,它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倫理判斷。一位農村大媽,她可能目不識丁,但她知道孔夫子。她知道孔子的態度和觀點,知道逢年過節大家要互致問候,也知道教育子女要為人誠信。也就是說,仁義禮智信一直為中國普通百姓所追崇。百姓熟悉的“忠厚持家久,詩書繼世長”等,很多都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可以說它對世界的確具有一定的普適意義,但不能說它是世界性的文化基因,畢竟它更重要的是東方的,是中國的。儒家給了我們土地,讓我們能夠站在這片土地上行走,但是如果沒有天空的話,我們就沒有思考,不能飛翔。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于丹:在成長中的感悟(2)

孔子是個普遍的代稱,他代表了中華文化源頭,中國人樸素

最新小說: 沒有人比我更懂木筏求生 HP一個不顧讀者死活的愛情故事 阿瑞斯奧特曼 全民穿越,法爆秒殺BOSS 網遊:變成錦鯉的我真的是奶媽 女總裁的七日戀人 籃壇皇者從集卡女神開始 求生遊戲之我能觀察一切 網遊:神級傀儡師,我愚弄諸神! 寶貝晚安故事大全 遊戲人生之傳奇車神 還珠之情深似海 逆天廢妃的反擊計劃! 我的九個神話武魂,有點不對勁 國足榮耀:天才神鋒的崛起 全民求生,榜一她總是不看路 海洋求生:我有養魚系統 雲霧浮島,這就是我的領地? 禁區觸球必造進球?我是禁區之王 穿越:從迷霧求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