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趙書禮模稜兩可,既不拒絕也不答應。
局勢緊張,馮紹閔的軍隊已經離開歸綏,駐紮到了包頭和歸綏之間的薩拉齊縣,隨時都有可能攻擊包頭。
沈廣聚等著,蔡成勳等著,趙書禮也等著。
大家都忽視了一個人,或者說一群人——包頭的商人。
這是一群最不想打仗的人,打仗將影響他們的生意,甚至混亂中他們的產業還會被亂兵搶掠。而現在已經是民國了,商人地位比之滿清時候高了很多,而且由於一個政府倒臺,而另一個政府還沒有完善。商人的活動空間也大了很多,他們自己組建商會,代替政府監管的缺失,自己管理自己,幫助政府收稅等。他們的行為受到政府的歡迎和鼓勵,可是此舉也讓商人們學會了在亂世中積極行動維護自己的利益的道理。
因此這次軍事危機,他們也行動了,他們選擇盡力平息事端。
最終包頭商會選擇了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劉澍,本身是滿清時期的舉人,還在山西當過一年的縣令,可惜辛亥就爆發了,民國政府建立後,他還當了當地議員,可是袁世凱稱帝后,取消了議會,他這次徹底失業了。於是跟所有失業山西人的選擇一樣,他舉家走西口,到了包頭。
中國人重文化,劉澍因為中過舉人,受到包頭商人的推崇,被包頭鎮商務會聘為文牘。幫助商會管轄著“九行”“十六社”,權力很大。而他能力也很強,又做過官,因此這次危機中,大家公推他出來解決此事。
劉澍的辦法是,到北京去,面見總統徐世昌,告知實情,希望政府幹涉。
這個想法看起來相當瘋狂,兵荒馬亂的,萬一被雙方軍隊抓住,可能都不會放過他。但是他去了,而且真的到了北京,並且見到了徐世昌。包頭商人對於曾經在包頭剿匪成績斐然的沈廣聚顯然更有好感,因此這次劉澍在徐世昌面前積極懇述沈廣聚在包頭的功績,希望能把沈廣聚留在包頭。
但是徐世昌是什麼人,一個不願意得罪任何勢力的人,說的好聽點就是懂權衡縱橫之道,能玩轉七個球,說不好聽點就是多方討好誰都不得罪,是個攪屎棍子。因此徐世昌既不敢答應劉澍的要求,撤掉馮紹閔得罪蔡成勳,也沒有撤掉沈廣聚。而是任命了寧夏護軍使馬福祥到綏遠接替了蔡成勳的綏遠都統一職,又令馮紹閔接替代沈廣聚旅長之職,令沈廣聚為綏遠警備司令。
這看起來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蔡成勳得到了包頭的失利,而沈廣聚似乎也升官了。可是沈廣聚也看重地盤,他可不想放棄軍隊去幹什麼警備司令,放著好好的軍隊不指揮,去做個警察。但他不能拒絕,雖然上次蔡成勳派人駐防包頭他敢抗爭,即使發生戰爭那也是軍隊衝突,但是這次不同了,徐世昌是總統,他的命令代表中央,抗命意味著造反。
但是沈廣聚實在是不想當那個什麼鬼東西警備司令,於是一氣之下乾脆辭職回家了。
趁機會,馮紹閔立馬進軍包頭。
是機會,趙書禮怎麼能錯過,他同時也進軍包頭,他的軍隊距離包頭更近,因此他先一步到了包頭。
等馮紹閔趕到包頭的時候,趙書禮已經帶領商會商人在城外迎接了。
趙書禮不想動武,馮紹閔帶來的一千來人不足為慮,可是他身後站著的蔡成勳現在可是北洋政府的陸軍總長,名義上領導全國軍隊呢,不能得罪。
馮紹閔怎麼也沒想到他最後遇到的是這個結果,本來他打點了一圈,才得到蔡成勳的綏西巡防司令任命,從一個團長升官到掌管半個綏遠的地位,然後進軍包頭。可沒想到先有沈廣聚的武力抗拒,好容易沈廣聚自己走了,他馬不停蹄的趕到包頭,迎來的卻是另一波軍隊,實力更強而且聽說還兵不血刃的兼併了沈廣聚留下的一旅人馬。
“你們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