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按照張一水的計算,這段時間村民們上山採摘山貨的收入能有收入幾兩銀子了,一棟大棚的四兩銀子多數還是拿的出來的。
可傳統的窮苦日子過慣,突然有點錢了便會倍感珍惜,畢竟眼看日子已經過得好了,誰還想回去過窮困日子。所以害怕花錯錢也沒有錯。
不過有人能一口氣買兩棟大棚,對張一水來說還是很欣慰的,看來在這些村民裡面也是不缺有遠見的人。
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只要有一個人帶頭,就會有跟風的人,很快又有好幾家報了名。
輪到了張三爺時,張三爺更是高聲說道:“一水這是幫咱們賺大錢的,大家可不要辜負了他的好意,我全家願意買八棟大棚……”
八棟大棚?那可是三十多兩銀子啊,看來這段日子他家栗子沒少賺錢,張三爺也是壓上全部家當了。
“三叔,你這是在捧張一水嗎?那我很想知道族長族老們要幾棟大棚……”張貴陰陽怪氣的說道,顯然是來拆臺的。
張一水不由佩服起他這個便宜二伯了,怎麼哪裡熱鬧都有你的份啊,看來是記吃不記打啊!
眼尖的張貴早就看到張本良在這件事情上和張一水產生了分歧,自然覺得是攪局的好機會。
“我爹的決定就是我們全家的決定……”張昌將張一水視為精神信仰,一水說的就是對的,跟著幹就是了。
“我家人口少,採山貨賣錢倒也不多,我娘已經把給我娶媳婦的錢都拿來出了,所以我買兩棟……”
張興知道這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可手上錢不足,又沒有那麼多人手,也就只能買兩棟了。
最後輪到張本良的時候卻尷尬了,雖然這幾天他家的柿子餅也開始賺錢了,可還沒捂熱乎的錢就花出去,他還是很心疼的。
“我家願意買五棟……”張河站起身來,替自己父親做了決定,這段時間柿餅生意紅火,賺了不少錢,可過後呢,再想賺錢就要等到明年了。
雖然這冬天種菜的風險是有的,可若成功了,全家乃至全村都要徹底的翻身了……
張貴的攪局反倒讓大家想清楚了,一會的的功夫就報了六十二家,大棚也達到一百多棟。其中李嬸家雖然是外姓,卻也報了兩棟……
原本張本實也要報上兩棟的,卻被張婆子給罵回家去了……唉,真是個可憐的老實人!
“既然大家都已經報過名了,那麼從明天開始,六十二戶分成兩班到村學進行農業大棚種植的學習……煩請大家務必參加,不要缺席……”張一水認真的說道,畢竟這次大家的投入都很多,有些家甚至是全部家當,必須要認真對待才行。
張本良回到家中,卻是滿臉的怒氣。
“你怎麼就決定買那麼多的大棚呢,到時我家哪來那麼多人侍弄?”
“爹,一水的能耐您老又不是不知道,這蔬菜大棚肯定能賺大錢的……再說這人手不夠,咱們可以僱人嗎……”
張河知道自己老爹還是惜錢了,畢竟是從苦日子過來的人。
“唉,罷了,罷了,看來我真是老了……”張本良坐到了椅子上,消停的賣著柿子餅柿子餅不好嗎?
“爹,您老還年輕著呢,就等著享清福吧……”
在張一水看來,無論是糖炒栗子,鐵鍋松子,還是柿子餅都是比較低廉,且稍微加工就可以售賣的低端產品,雖然可以短期就能得到回報,可更容易被人模仿。一旦失去了競爭優勢,便成了不賺錢買賣。
下河村的第二天早上,便有三十多人便出了家門。他們或一個人,或和自己孩子揹著包一塊兒去村學上學!
“喲,大力,你這要考秀才公嗎,和孩子一起上學啊?”有人酸溜溜的諷刺道,雖然山貨已經不多,可一天也能賣個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