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這位就不用我介紹了吧?”
陳叔的名字叫陳建國,是工信部的一領導。
陳建國是一個很細心的人,剛才把陶歌、李文棟對張宣的態度都看在眼裡。
當下起身伸出右手:“陳建國,久聞三月大名,幸會。”
知道對方身份,又對自己這麼客氣,張宣也沒託大,起身握住對方說:“陳叔叫我張宣就好。”
跟著李文東和陶歌喊一聲“陳叔”,一下就拉進了雙方的距離。
兩人坐下,陳建國好奇問:“你為什麼想著進入手機行業?”
張宣直接說:“看好手機行業的未來,恰巧也對手機行業感興趣,就想試一試。”
很直白的理由往往讓人信服,陳建國掃一眼李文棟和陶歌,開始給張宣說叨手機牌照的稽核標準。
標準主要體現在七點:
第一,申請企業的營業執照註冊資金大於或等於2000萬元。
第二、按規定時間要年審的,其中經營範圍要明確寫有手機或者行動電話機的生產、銷售的內容。
第三、企業獲得過,國外機構頒發的證書無效,證書中要明確寫有手機或者行動電話機的生產、銷售。
第四、申請企業需要有主機板生產能力。不具備此項條件的可以採用代工的形式,但是要提供代工協議以及代工廠商符合i9001體系等相關證明材料。
第五、有符合條件的生產場地、生產線和專業的檢測裝置、儀器。
第六、有獨立自主或經過授權的商標使用權;
第七、有10個以上的國內售後服務網點。
這七點如果擱後世,咋一看,好多企業都具備這個能力。
但放這年頭卻是鳳毛麟角的存在,而且看似簡單的每一條背後都有許多說叨。
因為凡事都不那麼簡單。
白紙黑字上見不到的東西才是大頭,不然都規規矩矩辦事,那排隊就好了,幹嘛還有人脈和公關一說呢?
一時間,這個休息區出現了一幕:
陳建國認認真真講稽核標準。
張宣也認認真真聽,遇到不懂的地方還要問幾句。
陶歌和李文棟全程都沒搭話,喝著茶聽兩人聊天。
直到兩人聊天進入尾聲時,李文棟才起身開口招呼:
“今天來了一批不錯的食材,走,到點了,我們先吃飯。”
“成,每次來你這裡我都要餓著肚子來,你這裡的菜品不錯,每次都能饞到我。”陳建國跟著起身。
一句話定乾坤!
聽到陳建國說這般話,張宣知道手機牌照的事穩了。
或者說,今天雙方來就是走個過場。
在這個社會,面子很重要。
陳建國看陶歌和李文棟面子,這趟得來。
而張宣呢,陶歌和李文棟帶他見陳建國的主要目的是擴充套件他的人脈。
其實雙方見面都是說些無關痛癢的話,但就是這些無關痛癢的話決定成敗。
不然手機牌照這麼大的事,總不能張宣人都見不到一個,對方就發給他吧?
好了,退後一步講,人家手機牌照礙於李文棟和陶歌情分發給你了,要是見不到人,對方心裡會不會對你不爽?
那肯定是不爽的。
這就是見面的必要性。
飯吃的中餐,在第8層吃的。
在一批新鮮食材中,張宣見到了鱷魚尾巴,這玩意兒是第一次吃,剛開始不是很敢下筷子。
但桌上其他三人似乎都比較喜歡。
陶歌夾一塊鱷魚肉放他碗裡,“你試試,還可以。”
老男人想了想,試著吃了一口,細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