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在歷史相對底部了,也沒有什麼下跌空間了,但磨底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是非常難熬的。就算一時圖便宜衝進去了,往往在鹹魚難以翻身的糾結行情中磨了幾個月,散戶們也就被磨跑了,兩手空空地出來,什麼也沒撈到,搞不好還被磨出了一些虧損。
所以很多散戶寧願去追大幅上漲的強勢股,即使容易虧損也甘心,畢竟這多少有些刺激和激。情,也不願在白開水一般的底部行情白白浪費時間,等待著不知何年何月的啟動。
丁旭自然也知道資金和時間效應。畢竟在股市裡,時間就是金錢,最好是做右側交易,等漲勢確定之後再殺入,這才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所以,丁旭給能介入的安全股下了一個定義:“要專注於做長期和大幅下跌,處於歷史相對底部的。並經過較長時間橫盤吸籌之後。剛放量啟動不久的、均線多頭排列的超跌安全股。”
丁旭的這個定義。也是在瞭解了奇蹟群很多群友虧損的原因、成功的經驗之後,摸索出來並始終堅持的戰法。
因為丁旭發現,大多數人都是在追高時虧損並被套,而那些成功的股民,往往是在底部買股,在高位賣出。
其實這是股市裡一個賺錢的不二法則,低買高賣,才能賺錢。而高買低賣。則必定虧錢。
問題就在於絕大多數股民都不能忍受股票在歷史底部的反覆震盪和折磨,而且不敢相信那真的是底部。
而底部也確實是非常磨人的,可以磨盡一個人的耐心。而運氣不好的話,當大盤上漲時,莊家還沒洗完盤,沒吸夠籌,遲遲不肯拉昇,散戶還會因此而錯過大盤的一波行情。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資金和時間效應上的浪費,丁旭的這個底部安全股就必須要儘可能地採取右側交易方式。尋找剛啟動的個股,於是他的定義中。就包括了四個原則。
一是經過長期下跌和大幅下跌,二者缺一不可,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超跌空間,而一路砸盤和吸籌之後,主力的成本也必定不會太低。更重要的是,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股價一路大幅走低,主力要麼是暫時離場了,要麼就是直接砸盤,基本上是沒有收益的,甚至是賠本賺吆喝的。即使如此,主力肯定在底部重新收集籌碼之後,會有大幅拉昇的意願。
二是處於歷史相對底部。有的股票兩年內一口氣漲了二十倍,從一塊錢漲到20塊,即使它之後跌到14元,看似跌了30%,但實際上仍在歷史相對高位,主力如果在之前的頂部沒有出完貨,有可能會在這裡繼續二次出貨,仍然會有風險。
當然,那些五六年前漲了許多倍、之後一連跌了兩三年的股,則選擇標準可以相對寬容一些。畢竟經過了五六年,有可能換莊了,新莊的成本要重新計算。而且就算沒有換莊,老莊以前賺的錢早已計算為本金,今後還要賺錢,就有可能再一次拉昇。
三是經過較長時間橫盤吸籌。這個時間,可以是幾個月,也可以是幾年,但至少要有三個月以上,最好是半年以上。畢竟經過大幅下跌之後,除非主力搞幾個漲停板後大幅震盪,來一個拉高建倉,否則短期內是收集不到太多的籌碼的。而且主力開始在底部建倉時,基本上都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很少有這麼大張旗鼓的做法,也極少有股票見到歷史底部後,突然以V型反轉的形式一路拉上去。
因此,歷史底部較長時間的橫盤吸籌是一個要件,至於什麼時候吸籌結束,可以結合籌碼分佈欄來觀察。
很多股票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一路下跌,原本集中在頂部的籌碼也會隨之向下分散,形成一連串像狼牙一樣的突起狀,那都是散戶們在不同的價位補倉、試圖攤低成本而被套的籌碼,就像從山頂到半山腰,再到山腳,一路都有散戶在站崗放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