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大人在幽州頗有愛民之名,認識他的百姓上前詢問,文大人笑著解答百姓們的疑惑,原來是漢王在幽州南面準備開出幾十萬畝的屯田,但大戰之後城外村莊裡的百姓大多逃難走了,田地荒著沒人打理。漢王登記契丹人的目的,是要讓他們到屯田裡種田養地。幽州已經不再是遼國的領地,不再是大遼五京之一,契丹人不必勞作由官府每年分發一定數量的糧食,布匹這樣的福利被漢王取消,契丹人要想活著,就要去勞作。
另外,漢王要將南院大王府夷平,在原址上重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凡是會木匠,鐵匠之類的契丹人可以到另一個地方去報備,在宮殿沒開工之前可以先去修繕城池,每個人每日三頓飽飯,還給五個大錢。
另外,如果表現好的契丹人,可以入漢人籍,那樣就能從城外領到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每年往官府交的賦稅也比契丹人要低上不少。
無論如何,對於契丹人來說這是一個好訊息。第一批來報備的契丹百姓都領到了二斤精米,漢王並不打算將契丹人趕盡殺絕的訊息風吹一樣吹遍了幽州的大街小巷。對於沒有了特權的契丹人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了,漢王讓他們去屯田,去做工,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同時,百姓們可以到府衙去揭發檢舉幽州原來的官員,凡是揭發確認之後,每個人還有一貫大錢的賞金。這樣一來,那些喬裝隱藏起來的契丹官員們再想躲藏就難了,這些人中有的在幽州身居要職,有的則是欺男霸女危害一方的富戶,一經查證之後財產悉數充公,犯人視所犯罪行論處,輕者發配至屯田勞作,重者一律砍頭。
只十來天,城裡的百姓們恐慌之心已經漸漸的安生下來。漢王又派人貼出告示,再延長報備期限十日,凡是沒有到官府報備的契丹人速去報備。
大批的契丹人舉家離開幽州城,在幽州南面漢王劃定的屯田之地去開荒。剛剛出了正月,土地還凍著,雖然種不了地,但他們可以趕早找個好的地方安家。運氣好了,還能在那些空了的村子裡搶先尋到一處還算完好的民宅住下來。
上萬名工匠和青壯勞力自發到了幽州校場集結,在專人帶領下分派到城牆上修繕大戰造成的破壞。待皇宮的圖紙設計出來之後,他們就會去建造宮城。
在告示貼出去的第二天,幽州府衙裡也來了一群戰戰兢兢的人。這些人都是當初在幽州為官之人,又或是城中的契丹貴族。他們到底還是不敢不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家族在幽州都是人盡皆知的,他們知道自己躲不過去。自己來說不定還會被寬大處理,若是被那些他們眼中的刁民揭發出來,那罪行可就大了。
他們戰戰兢兢的站在大堂下面候著漢王駕臨,可是從太陽初升一直等到日上三竿也沒看到漢王的影子。
為了在被漢王接見的時候不出醜,每個人早晨都沒吃東西。到了午後,他們一個個已經都是飢腸轆轆餓的不行。可即便再餓,再乏,他們也不敢隨便坐下來休息,還得盡力站得直一些。膽子大的人在心裡咒罵著漢王的架子大,表面上還得裝出謙卑來。膽子小的乾脆強迫自己老僧入定一樣,什麼都不去想。
等到了下午太陽已經偏西,眼看著就要落山的時候,這些平日裡嬌生慣養的老爺們已經餓得頭昏眼花搖搖欲墜。
有人壯著膽子去問站在大堂門口的漢軍士兵,漢王什麼時候來見他們。漢軍士兵很客氣的告訴他們,漢王日理萬機應該在忙軍國大事,諸位還是再等一會兒,漢王忙完了自然會來見他們的。
有人骨子裡的傲性狂性上來,一言不發就要往外走。被漢軍士兵攔在門口,士兵們也不勸說什麼,冷森森的橫刀抽出來,就算再狂傲的人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當賭注。
到了日落之後,或許是漢王他老人家想起還有一群幽州的顯貴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