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終的目的,你要切記這一點,今後做事情就知道孰輕孰重了,對付東林黨人,目前不是我們最為主要的任務,但我們最終是要和東林黨攤牌的。」
鄭錦宏的神情變得嚴肅,經歷這麼長時間的磨礪,他早就成熟起來了。
「錦宏,鄭凱濤進入了鄭家軍,恐怕不要多長的時間,更多鄭家的兄弟子侄會來到西安的,你的任務就是嚴格訓練他們,讓他們成為鄭家軍之中的佼佼者,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是老輩傳下來的經驗,有些時候是有道理的。」
鄭錦宏離開之後,鄭勛睿在屋子裡來回踱步,穿越八年時間,他第一次說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他的這些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是會暴露的,大明已經從根子上面爛了,想要拯救這個王朝,不是修修補補,而是需要一次外科手術,需要大動干戈,要實施這樣的手術,他就必須要有強悍的實力,可以決定一切的實力。
第二百五十四章 側重點
事態的發展,比鄭勛睿想的要複雜,一面是東林黨人毫無顧忌的暗算,一面是周遭的局勢不斷的惡化,雖說陝西各地的情況大致平靜,可是山西、河南、山東、湖廣和四川等地,因為不同程度的災荒,百姓掙紮在死亡線上,朝廷沒有那麼多銀子救濟,導致流民的數量大規模的增加。
楊廷樞出任山西巡撫之後,寫來了好幾封信,叫苦不迭,沒有想到局面如此的混亂。
遼東的局勢更是複雜,皇太極的權力完全穩固,而且親率大軍征服了察哈爾部落,察哈爾部落的首領林丹汗,也是蒙古所有部落的共主,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因為皇太極的進攻,被迫朝著西面逃走,崇禎七年在逃亡的路途之中病死,林丹汗的兒子額哲,崇禎八年投降皇太極,皇太極藉此征服了察哈爾部落,得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加上早已經歸順的科爾沁部落等,皇太極已經統一了漠南蒙古,自此,後金西面的威脅全部解除,皇太極可以專心致志的進攻大明王朝了。
皇太極繼承後金汗位的時候,同樣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哈赤留下的是八大貝勒共治國政的格局,皇太極並沒有很大的實權,他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按月分值,輪流執政,其餘三大貝勒處處掣肘皇太極,這也是後金四大貝勒的由來。
皇太極畢竟不是一般人,也不會容忍這種群龍無首的局面,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籌備之後,他動手了,崇禎三年,皇太極藉口二貝勒阿敏棄守灤州、遷安、永平、遵化四城、敗回瀋陽的契機,大做文章,將阿敏囚禁,將其所屬的人口、奴隸和財產盡數剝奪。
崇禎四年,三貝勒莽古爾泰與皇太極發生了激烈的爭執,莽古爾泰氣急之下,甚至準備拔刀,皇太極不會善罷甘休,迅即革除莽古爾泰三貝勒的身份,降為一般的和碩貝勒,之後同樣剝奪了莽古爾泰正藍旗旗主的身份,由皇太極親掌。
見到局勢不對,大貝勒代善急流勇退,對皇太極表示臣服,主動提出來廢除輪流執政的奏摺,表示皇太極才是後金的大汗,在交出權力之後,得以保全自身。
皇太極在徹底掌控政權之後,立刻開始緩和和調整滿漢關係,基本穩定了遼東以及後金的漢人,讓自身的權勢更加的鞏固。
自此,一個強大的後金不可避免的屹立在遼東了。
鄭勛睿很清楚,如此的情形之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而且他更加的清楚,憑著陝西一地,根本無法改變整個的局面,大明內部若是無法穩定,轟然倒塌是遲早的事情。
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徹底進行改革,一方面改變現有的賦稅制度,大幅度的增加商貿賦稅,讓國庫充盈起來,第二個方面是減輕農民的負擔,讓農民休養生息,第三個方面就是調集南方的糧食,對北方進行大規模的救濟和援助,採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