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將會傾注所有資源來編練新軍。”
“本該如此,若非是還有些老臣和滿洲八旗的子弟對於新軍戰法以漢軍為主體有些不滿,早就該擴編了,也不至到了如今這般倉促的境地。”
滿清立國還沒有多少年,因循守舊的程度也要更低一些,此前對於新軍的不滿更多還是在於新軍師法的古斯塔夫方陣的核心思想是最大化火力輸出,漢軍旗的炮兵和火銃手才是核心兵種,滿洲八旗的長矛手以及蒙古八旗的騎兵則只是輔助而已。
可是自有八旗以來,滿洲才是真正的核心,下馬步戰,上馬追擊,蒙古八旗負責騷擾和協同追擊,漢軍八旗則負責火器以及輔助步戰,現在反倒是要滿清朝廷最為防備的漢軍旗來挑大樑,反對之聲自是不絕於耳,新軍的擴編也就只能靠著這場大捷才能壓倒其他聲音。
“依靠漢軍旗,這已經是迫不得已的了。滿洲八旗在江南損失過大,可兩年下來抓到的魚皮韃子也就不過三千而已,甚至大多現在連命令都聽不懂,也上不得陣。這一次吳三桂叛亂,兩千駐防八旗損失的那千餘人裡面,滿洲就不下七八百個旗丁,渭南一戰,右翼崩潰,新軍在於叛軍交戰時也損失了不少人馬。前後加在一起,這半年的時間光是在陝西就戰死了接近三千滿洲八旗,朝廷實在承受不起了。”
“額娘知道。”
順治的唉聲嘆氣,孝莊也知道她的兒子此來何意。新軍擴編,依舊是全部使用八旗軍,這自不待提。但即便是八旗也有內外之別,對於漢人的壓制更是貫徹始終。
可是現在的局面,陳文北伐,滿清應對,必然是一場各自出兵不下十萬大軍的決戰。滿洲八旗男丁已不足三萬,其中還多有歷年征戰的傷殘旗丁,無法作為核心武力;蒙古八旗的規模本就少得可憐,在江南放了一輪血,雖又在漠南招募不少,但還要兼顧朝鮮防務,能夠用來組編新軍的連萬人都不到;至於高麗八旗,新近組編,數量少之又少,更是難堪大用。
如此局面,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倚重漢軍,可是這樣就必然會導致滿洲八旗的核心地位受到威脅。奈何新軍是滿清生存下去的唯一可能,也只能暫時依仗漢軍旗,而對於滿洲八旗除了政策上的調整,適當的安撫也是必要的。
母子二人本是一體,奈何此前因為多爾袞的緣故矛盾甚深,現在被陳文逼到了懸崖邊緣,只得齊心協力,在八旗這把隨時有可能反噬其主的利刃上跳舞。
“可是,怎麼算,滿洲八旗的數量都是大問題,就算是滿蒙一體,比之漢軍旗也要差上不少。重用漢軍旗,但也要防著他們反噬啊。”
這個問題,順治不是沒有想過,確切的說他幾乎每天都活在這份惶恐之中。滿洲核心人口數量是硬傷,當年若非是皇太極死前將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組建完畢,多爾袞也沒有足夠的籌碼來下一片石那場賭局。
事實上,核心人口銳減是致命傷,但更重要的還是戰爭模式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變。
陳文靠著戚繼光的兵法早就出了當年的那支南塘營,隨著不斷的勝利和訓練方法、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提升,軍隊忍耐傷亡的能力越來越強,由此才有了那一次次的以少勝多,相較之下那些新式的戰法卻只是表象而已。現如今,吳三桂透過編練西班牙方陣,靠屠滿城來將叛軍逼上絕路,也同樣早就出來了一支強兵,若非是新軍更勝一籌,清廷現在已經完蛋了。
可是連鎖反應出現,八旗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被徹底打破,戰鬥也不再是八旗軍衝鋒,明軍望風而逃的那般了,雙方在戰場上不耗盡最後一絲對傷亡的忍耐能力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