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據6月預科各班成績表,傅的成績為:
(各科略),總計1163分,總平均分,曠課扣分15分,全班排名第二。
第一章註釋:(3)
1916年,傅斯年卒業於北大預科,秋升入本科國學門。其畢業考試成績為:
(各科略),總計1482分,總平均分,曠課扣分加3分,實得分,全班排名第一。
1917年,第一學年課業成績,(各科略),總計755分,平均分,扣分1,實得分,全班排名第一。
1918年,(各科略),總計分,平均分,全班排名第一。
1919年夏,傅卒業於北大文科國學門。其中第三學年成績總計分,平均分,名次不詳。
同年秋,傅斯年回家鄉山東省參加官費留學生考試,名列第二。
正是傅斯年在北大曆次考試所顯露的驕人業績,以及超強的組織辦事能力,才是他一度心高氣傲,不把一般師生和平庸之輩放在眼裡吧。
【12】顧頡剛《回憶新潮社》,載《五四時期的社團》,第一冊,張允侯、殷敘彝、洪清祥、王雲開編著,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出版。
【13】《白話文學與心理的革命》,載《傅斯年全集》,第一卷,歐陽哲生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14】魯迅:《熱風?五十九“聖武”》,載《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出版。
【15、17】劉作忠《國學大師黃侃的妙聞趣事》,載《文史博覽》(原《湖南文史》),2003年11期。
【16】《蔡元培時代的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羅家倫口述,馬星野筆記,載臺北《傳記文學》,第五十四卷,第五期,1989年5月。
【18】據羅家倫回憶說:“從《新青年》出來以後,學生方面,也有不少受到影響的,像傅斯年、顧頡剛等一些人,本來中國詩做得很好的,黃季剛等當年也很器重他們,但是後來都變了,所以黃季剛等因為他們倒舊派的戈,恨之入骨。最近朱家驊要請傅斯年做中央大學文學院長,黃季剛馬上要辭職(南按:黃侃後來到南京中央大學任教)。當時我們除了讀書以外實在有一種自由討論的空氣,在那時我們幾個人讀外國書的風氣很盛,其中以傅斯年、汪敬熙和我三個人,尤其喜買外國書。”(見《蔡元培時代的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羅家倫口述,馬星野記錄,載臺北《傳記文學》,第五十四卷,第五期,1978年5月。)
【19】屈萬里《傅孟真先生軼事瑣記》,載《傅故校長逝世紀念專刊》,臺灣大學學生代表聯合會學術部編,1950年印行。
【20】屈萬里《傅孟真先生軼事瑣記》,載《傅故校長逝世紀念專刊》,臺灣大學學生代表聯合會學術部編印,1950年。關於傅斯年官費留學生考試成績,據胡頌平《胡適之年譜長編初稿》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五日條記載:“今天蔣復璁帶來民九、民十兩年北政府*公報。這些公報上,對於當時有價值的論文或演講稿,都收入‘附錄’裡。”編者附記雲“在附錄裡,有傅斯年當年考取出國的分數是八十二分,第二名。”(見第八冊,臺北聯經公司1990年校訂版)另據屈文說:為了這次官費考試,還有一個插曲,即許多考官因為傅斯年是激烈學生而不擬錄取。當時山東省教育廳的科長陳雪南出面力爭,認為成績如此優秀的學生非取不可,終於定案。值得注意的是,此後陳雪南與傅氏保持相當友好關係,1948年,傅在美國養病,竟被選為該屆立法委員,傅氏不就,當局託陳雪南出面勸說,傅才接受,後因被任命為臺大校長而辭職。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章註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