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一天天的改善,一家人在吃飯的口味選擇上,也漸漸地發生了變化。沒錢的時候,買肉就愛挑肥的買,因為油多,解饞。現在,就不一樣了。
連蔓兒就拿了幾串錢,提了籃子,帶上小七,走到鎮上去。她先是在肉鋪裡買了三斤瘦多肥少的豬肉,又去蔡記買了一整隻的燒雞。她還記得,連守信愛吃這個。
回到家,連守信看到了燒雞,嘴上說太拋費,有餃子,還買燒雞幹啥的話,但是眼睛裡的笑意卻是藏不住的。
受家人重視,被家人關愛,就是成年人,也是忍不住要欣喜的。
肉買回來了,那菜用什麼那?
“就倭瓜吧。”張氏道。
這個時節,正好吃倭瓜。挑嫩的倭瓜,洗乾淨了,切成兩半,將瓤子掏出錢,也不用去皮,用擦板將倭瓜擦成絲,稍微用鹽抓一抓,捏去水分,就可以做餡了。
嫩倭瓜水靈,還有股子鮮香味,即便不加肉,只加各種調味料拌一拌,也可以用來包餃子。莊戶人家吃白麵餃子畢竟稀罕。有的時候,他們就用磨得較細的高粱米麵做皮,用諸如倭瓜這樣的新鮮瓜菜做餡。
高粱米麵就是和的再好,也擀不出來白麵那麼薄的麵皮。面皮厚實,就包不來精緻的餃子,包出來的,多是巴掌大小,並不能叫做餃子。莊戶人家是都只管這種叫做大菜包。
原本沒分家的時候,周氏就愛吃這種大菜包。但就是這種大菜包,那時的連家也並不能常吃。因為菜餡裡就算不加肉,但卻比平常煮菜要費油。而且包菜包的高粱米麵,要磨的比較細,比粗一些的高粱米麵費錢。
三斤的肉餡,張氏從豬圈棚子上摘下來兩個大個的嫩倭瓜,每一個都足有五六斤,雖然去掉瓤,再醃去多餘的水分後,重量會輕上許多,但是和三斤肉一起做餡,連蔓兒還是覺得多了些。
他們一頓肯定吃不了。
不過連蔓兒也沒說什麼,包一次餃子不容易,又比平常做飯麻煩,莊戶人家一般要包餃子,都會多包,當天晚上吃一頓,第二天早上將剩下的餃子熘一熘(讀第四聲),又夠吃一頓的。
這裡的熘,並不是諸如熘肝尖那個熘的意思。這是三十里營子上了年紀的人愛用的土語,意思大概等同於熱一熱。
包餃子,依舊是連蔓兒負責調餡,她在餡里加了皮凍,又加了她家鋪子裡特製的鮮湯寶,將餡調的鮮鮮香香,隔著老遠,就能聞見那股子香味。
今天是連守信的生日,本來是讓他只管歇著,不用幹活。連守信是歇不住的人,他先和好了面,等連蔓兒將餡料調好了,連守信就拿了擀麵杖,開始擀餃子皮。
張氏、連枝兒、連蔓兒負責包餃子,五郎和小七為了表示孝心,也笨手笨腳地幫著包。
等第一鍋的餃子出鍋,連守信就拿了一個大號的海碗,撿了滿滿的一碗餃子。
“孩子他爹,你給他爺送過去?”張氏就問。
“嗯,今天我生日,我給送過去吧。”連守信就道。
“那行。”張氏在大鍋裡添了些水,放上簾屜,開始蒸第二鍋餃子。“咱是一片好意,要是他奶、還有上房誰說啥不大好聽的話,你也別往心裡去,快點回來。咱的心意盡到了,也就行了。”
“我知道。”連守信答應這,端了大碗出去。
連蔓兒閒下來沒事,就躡手躡腳地墜在後頭。
上房已經放了桌子,開始吃飯了。
“爹、娘,我們剛包的餃子,給你二老嚐嚐。”連守信就將大碗遞到連老爺子的面前。
“包餃子了?這總來回送啥,你們也是好幾口人,給孩子們多吃倆,啥都有了,不用老給我送。”連老爺子就道。
略作推讓,連老爺子也就將餃子收了下來。
“他四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