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知道我們華夏在漢時,到客人家拜訪,經常有自帶食物的事例發生。我們現在就仿照漢時先賢,來闊論一番如何。”
蕭明乾的話,讓黃興雲臉色稍好了一點,對蕭明乾的感官也更好了。看著熱切的看著食物的兒子,黃興雲心有慚愧的不再說什麼了。
“來嫂子,這些都是些熱食,請幫忙熱一下。”陳元贇將一些熱食遞給了站在一邊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的婦人。在黃興雲的首肯下,黃興雲的妻子接過食物,去生火了。
“不知令郎叫什麼?”蕭明乾看著那個可愛的孩子,向黃興雲問道。
“叫黃浩,我只期望他長大後能夠做一個浩然之人。”黃興雲慈愛的摸著黃浩的頭說道。
“好名字來黃浩,坐下來吃。”
聽到蕭明乾的邀請,黃浩抬頭看了看黃興雲。在黃興雲的允許下,黃浩才拿起筷子,小心的夾了塊肉放進嘴裡,美美的品嚐著。
看著黃浩那可愛的樣子,蕭明乾高興的笑了起來。
“請恕興雲無禮,請問四位是?”
“呵呵看我們糊塗的。我叫元蕭,這兩位是我的兄長陳元贇,元石,這位我的叔叔元彪。”在蕭明乾的介紹下,陳元贇,石元,宋天牛各自向黃興雲行禮。
在回禮後,黃興雲才向蕭明乾問道:“不知四位這次來我傢俱體是為何事。”
“呵呵我們三人是出來遊學的,而這位陳兄是我們半道強拉來的。為了增長見識,我們沒到一地就會四處打聽當地有真才實學的人,並逐個拜訪。所以才會有今天貿然前來,還請黃先生見諒。”
遊學,作為文人的黃興雲當然知道,是我華夏的一個優良傳統。所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古時的文人都是透過遊學來增長見聞,在同眾多的有學之士的交流中,增長自己的學識。
但是到了大明,這種傳統卻漸漸的變了味。那些學子的遊學,不再是為了增長見聞,而是為了走關係,攀師長,忙著儘快的聞達於世間。所以一聽蕭明乾三人是遊學而來,黃興雲感到相當的詫異。
“在進入蘇州後,聽說黃先生對律法很有研究,並有自己的見地,所以特來拜訪請教。”
“請教不敢當。既然元兄感興趣,興雲便將自己對律法的看法袒述一番好了。”
“對於歷代的律法,我們都知道有嚴苛,有寬仁。對於這一點,黃兄怎麼看?”
為了挑起話頭,蕭明乾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
“在黃某看來,嚴苛,寬仁均是為了適應當時國家的需要。時移則法必易,否則秦之二代而亡便是教訓。”黃興雲答道。
“沒錯,時易則法必移。這一點我也非常的贊同,但是律法如何變?君主出口成憲?”
“嗯君主的意志便是國家的意志,君主正式下達的諭旨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國家的律法。但國家的律法也應由學識之人,依照君主的意志進行編訂,儘可能的以維護國家的穩定為要旨。”黃興雲想了想答道。
蕭明乾的問題他是第一次遇到,以往別人做多會問道秦法嚴苛在何處,今法傳承自何處。所以他將自己心頭的第一映像,條件反射的答了出來。
“既然君主出口成憲,那麼我任何就不可能做到時移則法必易。此天下現為家國天下,那麼前任皇帝定下來的成法,後代皇帝便不可能輕鬆的變更甚至廢除。所以在我看來,君主的意志不應該是國家律法的編訂標準。”
蕭明乾一上來便丟擲了一個讓黃興雲目瞪口呆的論斷。
“那不可能不以君主的意志為準繩,那麼編訂出來的律法也不可能被施行。那麼這個國家就會陷入無法可依的地步。”
不一會,黃興雲便反應了過來。他對蕭明乾的思想非常的吃驚。但他並沒有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