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對聯等等。二叔搞來一個梯子,不然不夠高。
只要就是貼新屋那邊,楚家強這邊就換一換桃符就可以。桃符跟對聯等是不一樣的,專門貼在門上的,也就是大家說的門神。
首先橫批“迎春接福”,二叔在上面黏貼,楚家強在下面看。
“再過一點,左邊高一點。”楚家強開口道。他在下面,就是為了觀察,看上面的橫批正不正,這一點可是很重要的。
隨後,就是兩邊春聯:“東南西北財運到,春夏秋冬福氣來!”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
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完之後,就到楚家強老屋那邊,不過那兒楚家強一個人也能搞定,畢竟只是幾個門神而已。
門神是舊時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它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
門神之神誕之日為正月十五日,民間多有在新春時節,祭祀門神並於大門口張貼門神的習俗。
一些著名的傳統木刻版畫產地,也以印製門神版畫而聞名,如楊柳青、濰坊和桃花塢等地。門神繪製也多姿多彩,有的頭戴虎盔,有的穿袍掛戴,年畫上還飾有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等喜慶圖案。以祈吉祥。
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所以也叫桃符,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又出現一尊門神,就是鍾馗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們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節將鍾馗影象貼在門上。用於鎮妖滅魔。
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傳說神荼、鬱壘兄弟二人住在在東海上古老的度朔山,山上有百鬼出沒。神荼、鬱壘兩兄弟神通廣大,善於降鬼。他們嚴格限制鬼的活動,每年歲尾站在一株大樹下檢閱百鬼,見有害人的兇鬼,就用一種特殊的、無法掙脫的“葦繩”將它捆起來,讓專吃惡鬼的神虎充飢,為民除害。
但是神荼和鬱壘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盡除天下惡鬼。也不能保證每家每戶的平安。
於是黃帝向全國宣佈了一道命令,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鬱壘像,除夕那天懸掛門前。同時,在大門上端懸掛葦索,二門上要畫一隻虎,用來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擾。
到後來,人們嫌刻木人麻煩,就直接在桃木上畫兩個神像,題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於除夕下午掛在門兩旁,以壓邪祛鬼,這就是最初的桃符。
再後來,大家乾脆用紙代替,將門神畫在上面,然後黏貼在門上就可以了。
楚家強告訴旁邊看的傑克頓等人,門神分三類。
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
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