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5頁)

《伊本·巴都他遊記》的記述

元·至正二年(1342年),摩洛哥人伊本·白圖泰(伊本·巴都他)來到泉州。他在後來的《伊本·巴都他遊記》中,提到泉州造船的情況。(參見泉州歷史網qzh。126。《泉州人名錄·伊本·巴都他》、《泉南著述·伊本·巴都他遊記》)

《伊本·巴都他遊記》說,在印度洋曾目擊很多中國商船。中國船分三等,大者曰“鎮克(Junk)”,中者曰“艚(Zao)”,三等者曰“咯克姆(Kekam)”。大海船有四層,裝置齊全,“每一大船役使千人”,載水手600人,士兵400人。大船有三帆以至十二帆,帆皆以竹為橫架,組成席狀。另有小艇(柴水船)三隻附屬之,尾隨其後,依大小名為“一半(Half)”、“三分之一(Third)”、“四分之一(Quarter)”。“此種巨船隻在中國的刺桐城(泉州,Zaitun)製造,或在廣州(興克蘭,Sinkalnan)製造。”

《伊本·巴都他遊記》中還記敘一些造船技藝:制時,船皆有三面(指兩舷側板和船底板),用大釘釘連之。每釘長3“骨尺(cubit)”。每船有四層,公私房間甚多,以備客商之用。廁所裝置,無不周到。水手在船上植花草、姜於水桶中。每船有船櫓十二梃,每梃須十人至三十人才能搖動。

《伊本·巴都他遊記》所記的尺度數量,可能有些誇大差錯,但不能因之全盤否定。如他所說的船分三等,相當於“舟曾”(“舟曾”合一字)、“艚”、“舟居”(“舟居”合一字),都是泉州方言的稱呼,至今仍如此。

泉州元船的技術特徵

元朝,泉州造船技術的進一步提高,表現在:

(一)船型有明顯等級之分

大型的舟曾(“舟曾”合一字)船船身長達30丈,可載千人,或5000料(約250噸以上)。中型的艚船船身長10丈,可載200—300人,1000—2000料(約50—100噸)。小型的舟居(“舟居”合一字)船船身長在10丈以下,可載100人、1000料以下(50噸以下)。分出明顯等級,是定型化、規模化生產的表現。

(二)帆、櫓並用

為適應船型增大、航程增長、航路複雜的新要求,元朝較大型海舶設定多桅和多根船櫓,以便把風力和人力的使用結合起來。《馬可·波羅遊記》中就稱,他在刺桐港看到的海船有四桅九帆。為充分利用風力,可根據航向和風向,調整張掛的帆數。為加速或無風時用櫓,一般配有8—12根櫓,一般櫓用4人搖,較大的櫓須10—30人方能搖得動。

(三)船上分層

公私房間較多,住人和裝貨的艙間分開,裝置齊全。

(四)大型船還配備小艇

碇泊時,小艇作為交通船,供靠岸補充淡水和採買之用。據《元典章》載,這種小船稱為“柴水船”。

明代航海技術和宋、元相比,沒有質的進步。還是木航船,只能利用季風、洋流、潮勢等自然力為動力,用牽星術定向測距,用鉛錘測水路深淺。明代前期用水羅盤,“浮針於水,指向行舟”,不過航海羅盤已精確到24個方位,是一大進步。為利於遠航,船上儲積淡水,不但供給飲用,且加強船的穩定性。

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遷到福州,但以後私商不顧官方禁令,仍建造海船進行海上商貿活動。按船型大小不同,有大洋船、鳥艚船、小洋船之稱。

嘉靖九年(1530年),惠安縣海洋捕撈有拖網、流刺網、小圍繒、拖釣網船等19種作業技術。

明末,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相繼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營造軍、商兩用船,年造三五艘,修數十

最新小說: 禁忌降臨世間,我覺醒了血肉戰甲 大姚穿越1978籃壇全是他的人 網遊之劍起太初 家人怕我創業,反手充值千億網遊 升級經驗一萬倍但獎勵提升六倍 NBA:防守滿分,我帶登哥奪冠 在無限世界努力保持正常人狀態 瓦:紅溫型選手,隊友越紅我越強 領主:開局化身天災,戰場成禁區 最終試煉遊戲 夢幻西遊:開局一段鐵絲我無敵了 我獨自挖礦 顧總太太把你拉黑了喬若星顧景琰 斬神:熾天使嫌棄後我直升至高神 火影:掛機就變強 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 失控星光 末日星晶:我有一個契約獸軍團 天災降臨:我可以強化萬物 原神:諸位,墮入深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