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是得擴軍備戰。”趙櫓摸著下頜的亂須,點頭道。他看看兩個兒子,趙瑾臉上滿是熱切之色,自是想把擴軍之權抓在手上,而次子雖然不動聲色,但趙櫓不信他會不在意兵權旁落。暗歎了口氣,有兩個太出色的兒子也會讓人頭痛。
他盤算了半天,開口道:“老三……”至善側過身子,俯首待命。“二弟要管著縣內政事,這擴軍之事就交給你好了……”停了停,又道:“不過你身子骨吃不得累,這幾年對寨裡的事也不清楚,得給你找兩個幫手……陳五!趙文!”
坐在最下面的兩人忙站起走到大廳正中,單膝跪倒,“請大當家吩咐!”
“跑腿的事就交給你們兩個。凡事多和三當家商量,莫自作主張。”
“小的遵命。”兩人異口同聲,又向趙櫓、至善行過禮後,方退回坐下。
一碗水端得平平,趙櫓又看向蔡禾,“二弟。還有何事?”
蔡禾想了一下,道:“自瑜哥兒佔下縣城,已經有了兩天。那明州城中必然已得了訊息。我想明州州軍定然會趁我等陣腳未穩全力反撲。如果他們把那個指揮的宣翼軍送上島,憑現在的人手肯定抵擋不了。”
趙瑾笑道,“二叔多慮了,沒有官家下旨,禁軍哪個敢動?”
趙瑜道:“就算禁軍不會出動,但州中廂兵,知州是能調動的。那可有兩千多人。除去船坊、採造以及江橋院的三個指揮的雜軍,剩下依然還有千餘可戰之兵,不可不防。”
“如何防?”
趙瑜胸有成竹:“自然是先發制人。出動戰船入大浹江【今甬江】,不必硬拼,只要能逼明州州軍守城不出便可。”
趙瑾不屑道:“虛張聲勢,能騙得幾日?只要那呂知州【注2】發信求救,半月之內,整個兩浙東路【注3】的廂兵就會齊聚明州。”
趙瑜笑道:“就是要讓官軍集合。近萬人聚在一起,令出多門。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等他們做好進攻準備,恐怕就得三個月後了。”
注1:中國古代製鹽法有兩種,一種是引鹽池滷水開田曬制,產出的鹽結晶大,有顆粒,稱為‘顆鹽’,主要用於西北各大鹽池。還有一種就是煮鹽,或煮海水、或煮鹽井滷水,所得到的鹽,散為粉末,是為‘末鹽’。多用在沿海和四川鹽井。這兩種製法從周代就已出現,一直延續到清末。
注2:此時明州知州為呂昌齡。
注3:宋時,轉運使司和安撫使司的路分割槽劃是有區別的。比如兩浙路,只有一個轉運使,而安撫使司,卻分為東西二路。明州就屬於兩浙東路——兩浙東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知越州鎮東軍節度管內觀察使,越州刺史事,領越婺明溫臺衢處七州。
第十五章 船場(上)
大觀三年正月八日,癸丑。 【西元1109年2月9日】
久違的陽光灑在海面上,點點金光在浪頭間閃現,隔著還沒完全消散的薄霧看去,如魚龍曼衍,變化萬千。冬日的朔風也不再如刀一般切割著肌膚,暖暖的,已經有了點春意。
幾隻海鷗在頭頂盤旋著,偶爾一個俯衝穿入海中,叼起一條小魚,撲騰地飛到甲板上,慢慢的享用起來。
趙瑜低頭看著一隻膽大的傢伙從他腳邊跳過船舷,尖叫著,拍拍雙翅又飛回空中。
享受著迎面海風帶來淡淡的鹹腥味,微冷而清爽。雙腳甩掉鞋子的束縛,十趾大張著牢牢巴住甲板——只有老跑船的才能這樣輕鬆的做到——腳心感覺著杉木特有的溫潤,“還是海上好啊!”他感嘆道。
風從西北面吹來。三根桅杆下各站著兩個水手,他們順著風勢轉動著桅杆上撐起的扇形帆蓬,把風斜斜地兜住。他們同舵手一起努力,使船頭的方向保持在正西。此行的目標,是大浹江口候濤山【今招寶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