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才能有效實施家庭教育的各種目標。如果父母總將自己的心態放在成人心態上不變,那麼,孩子對你會敬而遠之;如果家長總是父母的心態,孩子處處被管、被照顧,則出現厭煩和逃避的心態;如果家長總是兒童心態,時間長了威信也就沒了。因此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現心態失衡,導致PAC理論出錯位、僵化的現象。
第四章 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9)
小故事
在一列開往西北方向的火車上,一位作家問一位農民父親:“您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重點大學,請問有沒有什麼絕招啊?”
農民父親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實也沒啥絕招……我只不過是讓孩子教我罷了!”
原來,這位父親小時候家窮沒念過書,自然也就沒什麼文化教孩子了,但他又不能由著孩子瞎混,於是就想出一個教育的辦法。
每天等孩子放學回家,他就讓孩子把學校老師講的內容跟自己講一遍;然後孩子做作業,他自己也跟著在旁邊做作業,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去問老師。
這樣一來,孩子既當學生又當“先生”,學習的勁頭就甭提多大了!哪怕是別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熱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為所動,就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點大學……
成為孩子的朋友
父母和孩子是血緣關係最近的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和孩子的內心很貼近。有心理學家為了瞭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曾對1000名初三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結果是:71%的孩子認為父母不瞭解自己;28%的孩子不願和父母講心裡話。在回答“你最親近的人是誰”時,41%的學生回答是同學,28%的學生回答是老師,只有12%的學生回答是父母。
而對家長的一項調查也顯示:有超過80%的家長感到自己和孩子之間存在距離和隔膜。
正是因為孩子與父母之間有隔膜,孩子不願意對父母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父母也由於不瞭解孩子而容易對孩子的行為產生誤會,這些都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和孩子之間很容易出現分歧甚至衝突。
要想讓孩子心甘情願地聽父母的話,僅僅有愛心是不夠的,父母還必須會消除與孩子之間的隔膜。而要做到這一點,一個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和孩子像朋友那樣交往,使父母成為孩子的朋友、貼心人,孩子才願意和父母進行交流,從而使教育目的更容易實現。
要成為孩子的朋友,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
⑴與孩子有共同語言。父母要了解孩子喜歡的生活方式與興趣,瞭解他們對人對事的見解,找到與孩子相似的地方。例如,孩子喜歡某位歌星或演員,興致勃勃地向你講述偶像的新聞,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觀見解去說:“真不明白你為什麼這樣迷他,我可覺得他沒什麼優點。”這樣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既然不明白我,再說下去也沒意思”,從此便不再與父母說他的偶像,轉而去尋找與他有共同話題的朋友。
父母有必要去學習新的知識,多接觸點流行的東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飾,流行的技術,流行的音樂,以減小代溝,創造彼此信任溝通的渠道。
⑵和孩子處於平等的地位。父母如果在任何時候都擺出一副家長的架子,就容易和孩子形成人為的代溝,變得難以溝通。最好的方法是“蹲下來”,和孩子平等交流,縮短和孩子的心理距離。要和顏悅色和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而不要總用命令、訓導式的口氣。
要儘量抽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回家了就只督促做作業。當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