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肺氣既盛,水自生焉;水升則火降,水火既濟,而成天地交泰之令矣。脾胃一虛,四髒俱無生氣。故東垣先生著脾胃、內外傷等論,諄諄然皆以固脾胃為本;所制補中益氣湯,又冠諸方之首。觀其立方本旨可知矣。故曰補腎不若補脾,正此謂也。前所言治症,概舉其略,餘當仿此而類推之。是以附方之首,並注以表明之。
人參 黃 (炒) 白朮(炒) 甘草(炙,各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柴胡升麻(各三分)
上姜、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八珍湯治肝脾傷損,血氣虛弱,惡寒發熱,或煩躁作渴,或寒熱昏憒,或胸膈不利,大便不實,或飲食少思,小腹脹痛等症。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姜、棗、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治氣血俱虛,發熱惡寒,自汗盜汗,肢體倦怠,或頭痛,眩暈,口乾作渴。又治久病虛損,口乾食少,咳而下利,驚悸,發熱,或寒熱往來,盜汗自汗,晡熱內熱,遺精白濁,或二便見血,小腹作痛,小便短少,大便乾澀,或大便滑洩,肛門下墜,小便頻數,陰莖癢痛等症。
即八珍湯加黃 、肉桂各一錢。
四物湯治血虛發熱,或寒熱往來,或日晡發熱,頭目不清,或煩躁不寐,胸膈作脹,或脅作痛,尤當服之。
當歸 熟地黃(各三錢) 芍藥(二錢) 川芎(一錢五分)
上水煎服。
加味四物湯
即前方加山梔、柴胡、牡丹皮。
四君子湯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大便不實,體瘦面黃,或胸膈虛痞,痰嗽,吞酸,或脾胃虛弱,善患瘧、痢等症。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姜、棗、水煎服。
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久患瘧、痢。若覺內熱,或飲食難化作酸,屬虛火,須加炮姜,其功甚速。
即前方加半夏、陳皮。
香砂六君子湯
即六君子加香附、藿香、砂仁。
歸脾湯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或心脾作痛,嗜臥,少食,或大便不調,或肢體腫痛。或思慮傷脾而患瘧疾。大凡懷抱鬱結而患諸症,或因用藥失宜,克伐傷胃,變諸別症者,最宜用之。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黃 龍眼肉(各二錢) 遠志(一錢) 酸棗仁(二錢) 木香(五分)
甘草(炙,五分) 當歸(二錢)
上姜、棗、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治脾經血虛發熱等症。
即前方加牡丹皮、山梔各一錢。
加味逍遙散治脾肝血虛發熱,或耳內及胸乳腹脹,小便不利。
當歸 白朮 茯神 芍藥 甘草 柴胡(各一錢) 牡丹皮 山梔(各七分)
上姜、水煎服。
逍遙散
即前方去山梔、牡丹皮。
六味丸(一名地黃丸,一名腎氣丸)治腎虛作渴,小便淋秘,氣壅痰涎,頭目眩暈,眼花耳聾,咽燥,舌痛,齒痛,腰腿痿軟等症,及腎虛發熱,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又治腎陰虛弱,津液不降,敗濁為痰,或致咳逆。又治小便不禁,收精氣之虛脫,為養氣、滋腎、制火、導水,使機關利而脾土健實。
熟地黃(八兩,杵膏) 山茱萸肉 幹山藥(各四兩) 牡丹皮 白茯苓 澤瀉(各三兩)
上各另為末,和地黃,加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滾湯下。
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