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就乾脆含含糊糊打算拖下去。
誰知就在這個時候,有關謝瀾曦重傷毀容的流言便如雨後春筍一般在京中傳開了。人人都說王謝兩家遲遲不動,就是因為王家看不上毀容的謝瀾曦做女婿,一心想要悔婚。王奉之氣得青筋暴起,他確實有反悔之意,可這親事連小定都沒下,哪裡能稱得上是悔婚?這謠言一出,豈不是逼著他必須將女兒許配給謝瀾曦?原先他還以為是謝家為了逼他許婚,才故意散佈的謠言,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這謠言傳出去對謝瀾曦有什麼好處?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不像是謝夫人的手筆,不過謝氏旁系那些人就說不準了。
和王奉之所慮不同,謝瀾曦毀容重傷在仕途上固然是毀滅性的打擊,可在貴婦小姐們的圈子裡,訊息一散開就立即激起了所有人的母性與同情。盧氏望向身邊正安安靜靜抄寫經文的四娘,少女今天穿著一身鵝黃色的衫子,更襯得皓腕如玉。
盧氏輕輕嘆了口氣。
這段時間謝瀾曦一直沒有露過面,謝府上下的口風緊得很,怎麼自己才見了他,接著訊息就洩露了呢。她深知自己丈夫是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把事情說出去,唯一的可能就在四娘身上了。四娘一向是個有主意的,她與謝瀾曦自幼相識,對方又是那樣出眾的人品,她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盧氏又怎麼可能不知道?當初盧氏和四娘母女聯榻語重心長談了一夜,最後四娘是伏在她懷中哭著睡著的。她原以為四娘不是那種鑽牛角尖的人,時間長了自然會將此事放下。沒想到這孩子居然為了能嫁給謝瀾曦,背地裡自作主張搶先下手,逼得王奉之不得不對外做出“不論謝瀾曦如何重傷,王家都會嫁女”的姿態。
但四娘即使再聰慧,也不過是個閨中少女,謝家若是要查起來,輕易就能查出傳言的來源。萬一查出從四娘這裡傳出來的,謝家會怎麼看她?盧氏雖意識到不妥,卻不敢將此事告訴王奉之。要是王奉之得知是自己親閨女在背後推波助瀾,只怕要當場氣暈過去。想來想去,她只能自己想辦法替閨女善後。
……
眼看王奉之都被逼無奈準備親自去謝府重提親事了,沒想到流言仍然不放過他。王奉之恨得牙癢,他不嫁女,別人說他背信忘義,嫌棄謝瀾曦毀容殘疾;他要嫁女,又有人說他是沽名釣譽,不然好好的誰肯將親閨女嫁給個殘廢?更有甚者隱晦的指出,其實是王奉之已經坐到御史大夫這個份上,就是沽名釣譽也犯不著拿自己嫡女的親事做文章,沒準就是因為他心懷愧疚。畢竟當年若不是因為他主動邀酒,謝為安也不至於酒醉縱馬摔死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古人誠不欺我也。王奉之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被捲進謝為安之死中。的確是他邀約不假,也的確是他先行離開,可謝為安自己要作死,連謝府的僕從都攔不住,關他什麼事?
正所謂三人成虎,流言蜚語越傳越離譜。傳到後來,竟變成謝為安之死是他一手策劃的。王奉之位居御史大夫,乃天下言官之首。謝為安只愛書畫美人,對仕途不感興趣,為人又憤世嫉俗,經常酒醉後胡言亂語。王謝兩家聯姻,最大的麻煩其實是謝為安。當年淮山插進來,迫使王家不得不放手,謝為安恨王奉之膽小怕事,王奉之便懷恨在心。只要謝為安出事,就算淮山非要嫁,也要等到謝瀾曦熱孝之後。聖人本來就不想賜婚,這下更有理由讓淮山早早他嫁。而等到謝瀾曦出孝時,正好四娘及笄,兩家再續前緣。謝瀾曦雖然出身高貴,畢竟年紀還輕,起復還爵都需依仗岳家,那時也不用擔心謝為安這個攪事精拖後腿,對王家來說實在是一舉數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