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平倭二
第二天上午,李恪的中路大軍除了留下兩萬人馬繼續駐留在日置郡以外,其餘的人馬兵分兩路一南一北進行作戰,北路負責掃平出水郡、高成郡、薩摩郡、依佐郡以及鹿兒島郡五座郡城內的抵抗力量,而南路則負責掃平阿多郡、溪山郡、川辺郡、給黎郡、穎娃郡、指宿郡六郡內的抵抗力量。兩支部隊在出徵之前,李恪下達給他們的命令是所到之處雞犬不留。
十二天後,兩路大軍先後回到了日置郡,不知道是因為什麼緣故,兩路大軍在出去作戰期間,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或者說乾脆就沒有遇到什麼人,一座座的郡城以及村莊都好像是空了一樣,除了偶爾間可以看到一些老得幾乎走不動道的老人,以及四五歲的孩童以外,幾乎就再也看不到什麼人。除了一開始的時候,士卒們在不瞭解情況的時候,貿然間對一座村莊發動過炮火襲擊外,後來等他們發現這些個村莊內的情況後,便再也不忍心對這些老人和孩童下手。
如此異常現象令指揮這兩路人馬的只會將領非常的困惑,為了避免倭國人躲藏起來,這兩名將領下令對他們所負責的區域進行拉網式搜尋,以期將那些躲藏起來的倭國人找出來。整個薩摩國還不如大唐的一個縣的面積大,雖說薩摩國境內以矮山和丘陵為主,八萬大軍分散開來進行搜尋,仍舊足以連老鼠洞都能給翻個底朝天,結果仍舊是沒有任何的收穫,無奈之餘只得將已經發現的那些個老人和孩童帶回去交差。
李恪也非常頭疼該如何處置這數百名老的老、小的小的倭國人,猶豫再三最終決定將他們全部留在日置城內,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對此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所有人都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來,也就選擇了沉默任由李恪去做決定。
既然薩摩國已經如此,也就沒有再繼續的停留下去的必要。於是大軍整理好行裝以後直奔此番作戰的第二個國家大隅。
大隅國與薩摩國的依佐郡接壤,整個國土的大部分都是山地,不過山勢並不險峻,更沒有比較高的山峰,所以大唐的軍隊在來到這裡後,行軍倒是也沒有受到多少阻礙,每天以標準的四十里的路程向前推進,並且所有經過的地方都會經過仔細的搜尋才會繼續前進。
可能是大隅國的百姓事先都已經得到了訊息,大唐軍隊進入到大隅國後的兩天時間裡,經過了數座村莊以及一座郡城,都沒有發現有任何人存在的跡象。
在進入到大隅國的第五天,大唐的軍隊已經佔據了近半的領土,仍舊沒有見到任何一個人。就在大唐的軍隊士卒有所懈怠的時候,遭遇到了大隅國的第一次襲擊。發動這一次襲擊的人數眾多,選擇的地點是一處不滿百丈的山地的靠近山腳的地點。尤其令大唐軍隊感到意外的是,對方居然沒有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發動襲擊,而是趁著大唐的軍隊下山的時候,由低處發動仰攻。
這一次大唐的軍隊遇襲,說起來錯也不盡然在負責在前面探路的斥候,倭國人充分了發揮出了他們擅長打洞的習性,預先在山腳下挖好了半地下工事,這些個半地下工事露出地面的部分,要比薩摩國的矮上許多,只有兩尺多高,再加上灌木叢和野草作掩護,從外面根本就無法看出來。負責在前面探路的大唐斥候,總不可能將每一寸的土地都挖掘開來,看看裡面有沒有人藏匿其中吧。
只要稍微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會知道,仰攻實際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所以斥侯們也就習慣性的忽略了對山腳下,而且並非是險要之地的仔細探查。但是對方卻恰恰就選擇了這種進攻方式發動突襲,而且還是放過了大唐的先鋒部隊之後,直接襲擊大唐的中軍,攻勢還是非常的猛烈,襲擊之初便動用了十餘架投石車予以配合。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大唐軍隊,在交戰之初便損失了數百名士卒,但是大唐計程車卒畢竟都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