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稚童們的歡呼聲中,蘇晨也附和著點點頭。
“您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學家!”
“不敢當,您收好。”于飛將手中的電子書,遞還給了蘇晨。
“來吧,孩子們,咱們講書。”
于飛起身,稚童們紛紛跑回座位前,端坐靜聽。
“咱們現在講,《乃粒》,誰來給我講講,為什麼要種糧食?”
一名頭戴圓帽的稚童起身微微拱手。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稚童搖頭晃腦堪堪背誦,蘇晨會心一笑,饒有興致的模仿著稚童的模樣也搖晃著腦袋。
于飛深邃的眼眸中滿是慈祥,“解釋一下。”
“因為人要吃五穀才能活著,五穀不能自己生長,需要人種植,我們想要吃飽飯,爹孃就得勤苦耕種,所以才這麼辛苦。”
“就想你們知道,種糧食是不是很辛苦啊?”
“是,辛苦!”稚童們眾道。
蘇晨也跟在一起回答道,“是很辛苦,所以才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于飛一聽,立馬講出了出處。
“你說的這個是李紳的《憫農》,這樣,明天咱們就教《憫農》,今天的書就讀到這裡。”
“謝先生。”
稚童們致謝過後,就撒歡般跑離了學堂。
蘇晨一邊幫忙整理著桌上的書本,一邊感慨道。
“您可是奉新明儒,但是今日一見,感覺您就是一位,田間老人。”
“田間老人不好嗎?”于飛笑著反問。
“特別好,特別親切。”
于飛與蘇晨兩人共坐長凳之上他一邊挽著褲腳一邊道。
“年輕的時候也想學神農氏,喜歡田間技藝,坊市營生。”
“但我也知道,您熟讀諸子百家啊。”蘇晨補充道。
“那都是年少時候的事了,我還是特別想知道,300多年之後,真的還有人在看我的書嗎?”
“當然有!”蘇晨肯定的點點頭。
“我們後世幾乎人人知曉,宋先生的這本《天工開物》,這是後世公認的,圖文並茂的,重要的科學技術典籍。”
于飛邊聽著蘇晨,臉上抑制不住湧出一抹喜悅,他用力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既有欣慰也有感慨。
他緩緩起身,對著遠處深深一拜。
“《天工開物》,流傳後世,可以告慰兩位兄長在天之靈了。”
“先生說的應該是宋應昇和涂紹煃先吧?”蘇晨問道。
“正是兩位兄長!”
“這本書是我們三個人共同的願望,共同的夢想。”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夢想?”蘇晨微微側目。
于飛像是陷入了回憶,慢慢道。
“年少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學有所成造福天下,那一年...”
隨著于飛緩緩敘述。
現場畫面陡然轉換。
第一層舞臺之上,傳來一陣突兀的銅鑼聲。
“報喜報喜,請宋府接喜書。”
隨著一個頭戴高帽面帶喜色的耄耋老人來到報喜人群面前,報喜之人深深一躬。
“宋老太爺,我是學府的門吏,這是本科鄉試的喜書。”
“宋府公子宋應星,高中鄉試第三名!”
另一個青年演員扮演青年宋應星,接受著周圍人的祝賀,臉上也滿是喜悅。
“宋府公子宋應昇,高中鄉試第6名!”
宋應昇的扮演者,臉上也是湧出一抹狂喜。
“恭喜兄長!”
“宋府一家,連出兩個舉人,堪稱“奉新二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