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騎馬食肉鋤頭錢,鋤到七鋤噫可憐。(土人鋤地有諺雲:一鋤供官、二鋤供吏、三鋤甲差、四鋤皂隸、五鋤六鋤頭人把事,七鋤鋤到自家的)”。都不用說天天吃米,頓頓有肉。能讓當地人不餓死,林鳳祥等人就不可能起來造反。
因為林鳳祥說的太誇張,石達開一時忍不住才笑出聲來。可笑完之後他立刻恢復了冷靜,“到底是怎麼回事?”
林鳳祥就講述起來在武緣的見聞。武緣其實不缺土地,但是那都是位置較高的旱地。沒有水來灌溉,旱地是沒辦法當成農田來用的。武緣當地氣候不錯,光熱充足,雨量充沛,有山有河,其實根本不缺水源。
光復黨對各個地區判斷都有一套標準,武緣就被定位為菸草、甘蔗、木薯、花生、林業、飼養、漁業養殖地區。百姓把土地一分,接著就封山造林,修水庫,建設灌溉渠。武緣是連片的土地,所以菸草、甘蔗、農田都是成規模的連片種植。些容易水土流失的地區則是全面種植樹造林種植毛竹,穩固水土的同時也能增加不少收入。飼養業則是政府投入技術,農民們自己搞。當地糧食繳納了公糧之後完全夠自己吃,還有甘蔗、菸草、林木這樣的經濟作物。只要不是那種死了都不肯去賣力幹活的人,當地生活怎麼可能不好呢。
大米管飽,木薯可以提供澱粉。甘蔗榨糖之後,甘蔗渣還能發酵釀酒。雞鴨魚肉用當地花生油煎炒之後配合供銷社提供的醬油、豉油、香料,做出各種口味。吃飽喝足之後再來根當地菸廠生產的捲菸,武緣百姓的伙食相當不錯。
而且武緣不缺乏土地,還符合申請拖拉機的條件,機械耕種之後,當地百姓的人力更得到了解放。林鳳祥對這些大鐵牛讚不絕口。
石達開一開始還帶著好奇來聽林鳳祥講述,聽到後來他突然板起臉大聲說道:“彰王!你別說了!即便是武緣變化這麼大,卻不等於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廣西窮了這麼久,怎麼可能十幾年裡面全變得更武緣一樣呢!”
即便遭到了石達開的呵斥,林鳳祥也沒有生氣。訴說物件若不是石達開,林鳳祥其實不想介紹他這趟回家的經歷。林鳳祥在他老家親眼看了,親自調查了,然後他立刻選擇了逃離武緣。林鳳祥深知自己若是繼續在家待下去,就會完全喪失重回太平天國的勇氣。
十九年前,林鳳祥加入了太平軍,邁上了造反的道路。當時他也曾想過,如果推翻了滿清,奪取了天下,他一定要讓家鄉變得好起來。離開家鄉十九年後重回故里,林鳳祥發現他當年為武緣設想的美好未來最多有武緣現狀的兩成而已。
故鄉變好了,林鳳祥當然發自內心的高興。可這種高興卻也在拷問著林鳳祥的內心。太平軍與光復軍關係複雜,本質上還是屬於敵對的勢力。見識了光復軍的文治武功,太平天國憑什麼和韋澤敵對呢?難道就是憑藉現在手裡面那點兵馬麼?不管別人會做出何等選擇,林鳳祥的內心是感覺很虛的。
當韋澤讓林鳳祥的家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後,林鳳祥對抗韋澤的唯一理由完全是處於林鳳祥個人的原因。太平天國的上層已經有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林鳳祥不得不為這些利益而站到韋澤的對立面上,甚至要為了守住這些既得利益與韋澤生死相搏。
我為了家鄉變好而踏了造反的道路……
為了我所歸屬的集團,我必須想方設法的殺死那個讓我家鄉變得更好的人……
清楚的認識到了這個邏輯之後,林鳳祥也清楚的發現自己失去了對抗韋澤的勇氣。
第282章 北邊的麻煩(五)
石達開是個做事縝密細緻的人,他相信林鳳祥說的是實話,他依舊詢問了與林鳳祥同行的那些人。調查之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