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大軍剛剛停息,河西那邊又開始折騰,折王兩家,以及五六萬駐紮在西北的官兵,兩三萬各族蕃羌鄉兵,全部在河西平川是結集,兵力同樣幾乎接近了十萬兵馬,尹憲、楊瓊與折御卿以及王承美練著練著,也過了河,將河東遼國諸堡砦催毀後,再度返回河西。
但他們並沒有離開,仍在勝州地界。
可能會再度向山後發起進攻,莫說天氣冷了,最少西北這些蕃兵不會怕冷的。
再觀兩處,若有可能,還能增加數萬河東官兵鄉兵進行增援,士兵數量已經早就超過了當初岐溝關之戰的宋軍東路軍兵力。
將也是宋朝一流名將,李繼隆,尹繼倫,楊業,楊嗣,楊瓊,尹憲……還有兩個党項殺星,折御卿與王承美。
帥是宋朝最強宰相,當初有人勸蕭燕燕釋放玉蘋,蕭燕燕評價一句,宋九當抵五十萬大軍,不是宋九會打仗,而是他那一身學問,以及做官的才幹。岐溝關宋九逃出生天後,蕭燕燕仍念念不忘,說了一句,若此人歸降我朝。即便授第二個于越又有何妨。
能說宋朝不想經營山後嗎?
只能說宋朝在宋九帶領下,變得很小心。但說宋朝對山後不產生想法,誰相信?
耶律斜軫只好苦逼下令。讓邊境百姓往後挪,閒田就閒田吧,反正邊境的百姓不想離開遼國的,多轉移到山後的深處,留下的百姓一半人在宋朝蠱惑政策影響下,繼續想逃向宋朝,過那種傳說中的天堂生活。
這也逼迫宋軍將戰場放在山後深處,一旦深度達到了,地利人和是在自己這一邊。即便宋朝名將如雲,耶律斜軫也敢戰上一戰。
它是耶律斜軫的優點,行軍作戰漏洞很少,然而過於求穩,還未打,首先想的就是立不敗之地,因此讓宋軍鑽了空子,讓邊境一步步地在惡化。
然後耶律斜軫將情況稟報蕭燕燕。
……
“我為你們感到驕傲,正是你們在前線浴血奮戰。才使得後方安定,千家萬戶過著團圓幸福的生活。”
“我為你們驕傲,正是你們高呼著國辱君辱臣當死的口號,用鮮血鑄就了大宋的榮光。陛下的尊嚴。”
“我為你們驕傲,正是你們從南海轉戰到大漠,從河北平川轉戰到河東丘陵山地。重新書寫了中國二字的偉大與自尊。”
宋九一字一頓地說道。
傳令兵將他的話傳達下去。
十萬大軍齊聲歡呼:“陛下萬歲萬萬歲,大宋萬歲萬萬歲。”
其實宋九也不能說對軍事一點也不懂。不過最好還是交給最懂的人決定輔助。
更不是一無是處,只要他呆在軍中。都知道他會與三軍共存亡,士氣就會高昂,去年正是他站在大旗下,讓耶律斜軫無功而返。
宋九大聲喝道:“出發。”
耶律斜軫擔心的事終於發生。
宋軍不顧天氣冷下來,在西溝口結集,兵出馬安山,十萬大軍迅速抵達朔州城下。
耶律斜軫重新收回朔州後,將朔州城牆修葺了一番。
但它非是幽州城太原城。
十萬宋軍輪流攻打了四天後,朔州城又再次被攻破。守城主將耶律瓜奴雖然勇敢,可寡不敵眾,在擊殺數名宋兵之後,帶著手下狼狽逃向寰州。
宋軍分出一部留守朔州,此時城中也沒得破壞了,於是用火藥將城牆炸倒,連城牆都不給遼國留下。
餘下繼續尾隨耶律瓜奴追向寰州。
耶律斜軫在雲州大同,手中有兵,可他這個兵卻不知道怎麼調動,原因很簡單,隨著宋軍再次攻破朔州城,河西大軍徐徐渡過黃河,兵鋒欲再度指向雲州。
耶律斜軫只好吩咐寰州守將務必死戰。不能再丟失下去了,這次一次次地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