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難題,他告訴我他很難找到負責採購的經理,因為他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事業的追求是以金錢來衡量的,而且工作並不是他們的惟一選擇,他們甚至認為成功包括生活的享受,當然也包括事業取得成效,這位40多歲的經理人告訴我他無法和這些年輕人認同。也許我也無法要求你改變自己的價值取向,但是需要改變的是學會寬容和接納。只能用接納、寬容這個方法來對待今天年輕員工的價值選擇。
第三個是好感回報。好感回報是指管理者需要先付出,之後人們會回報給你,追隨你,使你獲得領導力。其實在人與人的交往裡面這是一個被普遍認同的規則,也叫黃金定律:你想別人對你如何,首先看你對別人如何。好感回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獲得魅力的途徑。只要你願意付出,就一定會獲得認同,你的影響力就會展開。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給大家希望和可依靠,如果領導者能夠做出努力,人們自然會追隨。2008年5月的中國汶川大地震,因為中央政府即刻付出,領導人親臨現場,雖然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創傷之一,但是中國民眾所表現出來的同心協力,汶川地區民眾所表現出來的耐力和堅韌,正是中央政府魅力的彰顯。
第四個是知識。知識的影響力已經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具有知識一定可以具有魅力,科學家和專業人士所具有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不過在魅力構成中知識有著自己的特點:要求既有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有生活知識,簡單地講就是專業知識能夠成為生活的知識,如果你具有這樣轉換的能力,你所擁有的知識就會增加你的魅力。所以要真正施加影響的話,專業知識就要變成生活知識。
第五個是能力。能力有很多的分類,在魅力的構成要素裡面,能力指的是認同力、網路力和辦事力。也就是說魅力體現在能力上是需要和群體認同,構成有效的人際關係,並能夠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重要,如果不能夠解決問題,就不可能產生魅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做能做之事”。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很多人喜歡辦很多事,但是不能保證每件事都能辦成,這是極其錯誤的。當你做了十件事情,八件事情辦成,兩件沒辦成,那麼沒有辦成的兩件事情會被人們記住,而成功的八件事情會被人們淡忘。所以我常常聽到很多管理人員跟我講:“這不公平,我給他們做了那麼多的事,他都不記得。我惟一沒做到的他記得。”這恰恰是形象記憶的特色。真正成熟的管理者是知道怎麼樣把問題交給更合適的人來解決而不是自己解決所有的問題。不要急著自己去做,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去做事,別人又可以做到成功,而自己又有精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管理者的魅力得到確認。
領導者和管理者
領導的職能是領導者和管理者都需要發揮的,所以常常會導致領導者和管理者混淆自己的職能和認識,因此我們需要把領導者和管理者做一個探討。
如上所言,領導者就是負有指導、協調群體活動的責任的人。因此領導者具有這樣一些特徵,影響他人去做領導者要做的事;使用個人的影響力;領導是一個影響的過程;不一定有正式的職稱或職權;公私機構的管理者不一定是領導人;領導者必須具有遠見與說服力。
管理者的理解我借用彼得·德魯克的定義,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績效依賴於許多人,而他必須對這些人的工作績效負責。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幫助同事(包括上司與下屬)發揮長處並避免用到他們的短處。管理者具有這樣一些特徵,具有一定的職稱與職權;不一定需要有遠見,可照章行事;優秀的管理者往往也是卓越的領導人。
下面我們來看領導者與管理者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差別(見表4…1)。
表4…1 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差異
領導者承擔的責任是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