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聽他說得淡定,李黃二老都滿腹疑惑,想不到事到臨頭,葉君生還有什麼底氣,莫非源自趙峨眉?可二王爺說了,九公主早已返回峨眉山去了。
葉君生忽而拿出一個包裹,遞給李逸風:“李老,這是學生前些日子心血來潮所寫的字,還請笑納。”
李逸風接過。
“我去也。”
葉君生留下這一句,拱手作禮,轉身大踏步走向紫禁城門匯合點。
捧著長條形包裹,李逸風一時間有些懵然。
黃元啟道:“逸風,且開啟來看寫得什麼。”
於是開啟包裹,見到裡面包著四幅字。急忙開啟觀看,但見筆墨森然,一筆一劃,皆崚嶒有骨: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這是遺言之舉呀。
李逸風心中一震,忽然間明白過來,看往葉君生的背影,雙目竟流淌出了熱淚。
他與黃元啟,早抱了捨生取義的念頭。堅決不同意二王爺的安排,留在京師,只等死。
然而兩人沒有想到。葉君生竟也存了同樣的心志,而且以書帖的形式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
四幅字,三十二個字。字字入心,氣骨凜然。
一遍一遍看著這字,又看著遠處模糊的身影,黃元啟跺足道:“君生去也。”
在兩老心目中,這四幅字或將是葉君生的絕筆。同時世間再沒有什麼作品能與相媲美了,書聖的都不行。
……
時辰到,紫禁城內有鐘聲激盪而起。過不多久,那氣象威嚴的兩扇重門緩緩被開啟,兩隊甲冑邁著整齊的步伐踏出。
這些甲士,全副披掛。盔甲鮮明奪目,走動之間發生碰撞,金戈聲起。隱隱散發出一股充滿了殺伐的氣息。
甲士分兩邊,把守重門兩側,目光銳利地審視著每一個進出的人。
天華朝建立以來,國泰民安,風氣漸趨奢華。重文輕武之風開始蔓延而起。雖然不少讀書人還保持著“文武雙全”的觀念,但更多的人卻慢慢朝著純書生蛻變。不願再去舞刀弄槍了。
長久以往,可以得知過得不少年頭後,會有相當一部分計程車子成為只會埋頭苦讀的書呆子,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書痴”,最終積重難返。
歷史的程序很好預示了這一點,而決定性的便是那科舉制度。再到後世,乾脆單獨設立武舉了,兩極分化得十分嚴重。
如今獲得殿試資格的,便有些士子屬於那種閉門讀書的人物,不曾有多少閱歷見識。見到甲士威武,犀利的目光掃到身上來,頓時不禁怯了幾分,低下頭去,更加緊張。
此時又有負責接待的太監出來宣旨,公佈各種注意事項,弄過這一套後,還得逐一驗明身份,這才放人進去。
足足一個時辰,才把所有事宜搞定,真正進入紫禁城內。見到裡面金碧輝煌,氣勢非凡,委實開了眼界。
今天殿試,金鑾大殿事先就設定好,空出偌大的空間。
殿試由帝王主持,但是一眾文武大臣都會出席,共同見證。他們自然不會一直站著,而是分配了位置,各分主次地坐著,觀看。
一班士子們入得紫禁城,可不能立刻便上金殿來,而是先要在殿外候著,聽候命令。
規矩,無處不在。稍有行差踏錯,便會是那要命的罪名,會被咔嚓砍頭。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本質上就是無形的一股力量,往往能把一個人折騰得頭角遲鈍,一點脾氣都沒有。
站在人群中,葉君生徒然感受到了四面八方皆有無窮的壓力叢生。這是一種“勢”,皇權之勢。
對於普通人,他們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