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身技術的發展變化造成的。如:明代早期用小筆觸畫,底足修的比元代整齊。所以這給後人留下了辨別的依據和歷史痕跡。但這都不能稱為仿品。是歷史變革時代的產物,在這一點上要十分注意。
352。明洪武時期的瓷器與元代的不同
洪武瓷器有元相,紋飾器形特別像。
洪武仿元從底看,糙底掛紅不一樣。
青料發灰雙勾線,仔細辨別不能忘。
註解
洪武時期和元代接近,窯工基本是元代的,在器形和紋飾上和元代近似,但洪武時有蘇料也有其他國產料所以青色有的發灰,在畫法上出現雙勾線,這是不同於元代畫法的。洪武多糙底,有的抹一層褐紅色的釉漿,仔細鑑別從紋飾上、蘇料、底足等還是看得出來的。
353。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與元代的不同
永宣仿元用蘇料,但是料精要知道。
畫法底足都不同,色如元代難做到。
器形削足有變化,滑潤程度可斷到。
註解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也按照元代的瓷器生產過,但是可以看出來。因為在永樂宣德時期雖然是蘇料,但對蘇料的加工淘洗比元代精細,因此青花髮色比較好,鐵斑也不像元代一樣,另外胎土加工也和元代不同。如永宣削足比較規矩,胎土已不是元代時的滑,而是滑中帶潤,雖然不像清代糯米汁一樣的潤滑,但已出現潤。這些現象都可以斷出永宣和元代的不同。
354。成化時期與元瓷器的不同
成化蘇料並不多,別料不像不用說。 如果蘇料仿元代,畫工濃色看的多。
質量體型刀工看,成化仿元難度多。
成化仿元大部分不成功,因為蘇料少,加工工藝也不同,胎、底、削刀的技法都和元不同,所以是元是明比較好斷,如:質量、成化輕、型也不同。料色也不同於元。元的鐵斑重,成化的很淺,濃豔程度也不一樣。
355。成化以後仿元代瓷器難
成化以後看青料,沒有蘇料用各料。
紋飾畫法料不同,要仿蘇青和誰要。
成化以後要仿元,料色實在難做到。
註解
成化以後幾乎沒有進口蘇料,用其他的各種料勾對,但都難以和蘇料對比,另外畫工紋飾也都不同,如果在胎釉上不同,再仿也難成功,要是成化以後每個朝代的用料就更容易斷出什麼時代仿得,如:要是嘉靖仿得可能是用回青或石子青進行勾兌,仔細看是能看出的,能看出是不是蘇料比較容易,但要看是什麼料勾兌的比較難,這要經常的練才行。在明代成化以後各朝用料特徵比較明顯,因沒有蘇料,對其他料瞭解的清楚就能成為重要的鑑別依據。
356。浙料應用朝代
蘇料、石子青、回青、平等青、珠明料
元有蘇料國產料,兩料都用要知道。
永樂蘇料暈散豔,成化平等淡雅笑。
正德石子濃帶灰,回青石子混的妙。
嘉萬回青摻石子,散而不收解決掉。
回青幽青摻石子,萬曆中期用浙料。
嘉靖也用珠明料,只是少用要知道。
註解
元代基本上用蘇料,但也用其他料如石子青等國產料,永樂、宣德大量用蘇料、用的也好。成化採用平等青,景德鎮產也稱陂唐青,色澤淡雅、用的好。正德時期就開始採用回青為主,為了色正摻了石子青。到嘉靖萬曆時開始大量用回青摻石子青,摻石子解決了回青幽青散而不收的難題,石子青摻的好,每兩加一錢石子青。到萬曆中期就開始用浙料了,到清初期也用浙料和珠明料,嘉靖已開始少量用珠明料。
357。成化時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