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英見朱元璋面前擺了許多奏摺,甚至地上都扔的有,她撿起幾本奏摺放回御桌上,說道:“皇上,妾身聽說您這幾日寢食難安,妾身熬了一點參湯請您飲用,妾身還請皇上保重龍體,切勿過度操勞。”
朱元璋沒有先跟馬秀英說話,反而訓斥監侍,“你們都是死人嗎?還要讓皇后撿奏摺?拖下去,統統廷杖二十。”
監侍頓時磕頭求饒,他們真是有苦說不出。朱元璋自己生氣把奏摺扔的到處都是,這些奏摺只有專人能碰觸,他們碰了就是干政啊。
之前朱元璋身邊有一名老太監,完全是出於一番好意,指出公文中有明顯的錯訛。朱元璋明知太監說得對,仍然立刻下旨將他逐出皇宮,遣送回原籍,原因就是這名太監“干政”了。所以從此以後,除了類似趙成、慶童齎敕這樣的心腹太監,其他監侍哪敢隨意動朱元璋的奏摺啊。
馬秀英見朱元璋無端發火,就知他心情非常糟糕,急忙說道:“請皇上息怒,這些宮人未經您的許可不準碰觸疏章是您下的旨意,他們只是奉命行事,並無過錯。倒是妾身沒經過您的旨意就動了疏章,是妾身的不是。”
朱元璋語塞,惱羞成怒地吼道:“你們還不滾出去!”
宮人撿回一條命,忙不迭地連滾帶爬退出去。
朱元璋餘怒未消,淡淡地問道:“皇后所來何事?”他清楚馬秀英不會只為送一碗參湯來。
馬秀英說道:“妾身聽說宋學士因為胡惟庸一事獲罪,可有其事?”
”又是誰在你面前多嘴了?“朱元璋從奏摺中抽出一本扔給馬秀英,“你自己看。”
馬秀英開啟奏摺,裡面是官員彈劾宋濂一家與胡惟庸勾結圖謀造反的內容,下面被朱元璋用御筆批紅四字:謀逆死罪!馬秀英合上奏摺,問道:“宋學士早就辭官還鄉,他怎麼可能參與胡惟庸的事件?”
朱元璋哼道:“他沒有,他的兒子孫子可是跟胡惟庸來往甚密,他會不知情?”
馬秀英說道:“宋學士若是真和胡惟庸有勾結,他何必辭官,留在京城不是更好配合胡惟庸的計劃。”
朱元璋沒吭氣,這次胡惟庸案因一人而株連全家的不在少數,反正他覺得有嫌疑就不肯放過。
馬秀英繼續說道:“妾身聽說宋學士回鄉後潛心著書,甚少過問外事,幾個晚輩或許瞞著他也說不一定。而且他每年都會進京拜見皇上,哪怕身體不適也會如約而至,他對您如此忠心耿耿怎麼會圖謀不軌呢?”
朱元璋還是不說話。
馬秀英苦口婆心勸道:“宋學士是太子和諸多王爺的老師,普通百姓家為孩子請老師,尚且將尊師之禮奉行一生,何況我們天子之家呢?您不能因為他晚輩的錯就治他死罪,這對他是不公平的。而且他若獲罪,對太子名譽也會有影響啊。”
朱元璋淡漠地說道:“《大明律》承襲十惡不赦,規定‘謀反’、‘謀大逆’者,不管主、從犯,一律遲,祖父、子、孫、兄弟及同居的人,只要年滿十六歲的都要處斬。皇后總是勸朕要秉公執法,難道朕不該依律處置宋濂?”
有時朱元璋會開恩大赦天下,但規定有十種罪犯不能寬恕,這十種罪即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馬秀英被詰問住,“可是……”
“沒有可是。”朱元璋打斷她的話,“朕處置宋濂有法可依,對太子的名譽不會造成影響。皇后身體不適,早些回去休息。慶童齎敕,送皇后回宮!”
慶童齎敕滿臉堆笑,點頭哈腰,“皇后娘娘,奴才送您回宮。”
“你留在這侍候皇上吧。”馬秀英氣沖沖地離開御書房。
遜影迎上來,見馬秀英臉色不虞就知勸說朱元璋無效,她也不敢多說,默默跟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