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就是強大。
“王爺不必思慮太多。”顧棲似乎看穿了秦王的想法,當即道:“剛剛漠北傳訊,說鎮國侯世子已經帶了二十萬兵馬從漠北大營出發,先鋒部隊明晚就能趕到。”
秦王來回踱步的腳步頓了,他轉過頭,看著顧棲,彷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誰帶兵?老六呢?他沒回來?”
顧棲的臉上忽然露出一種奇異的表情來,他微微點了一下頭,語調是萬年不變的溫柔:“六殿下一路追擊匈奴大軍,如今已經快要打到王庭了,匈奴多年擾邊,如果能一舉拿下,我大顯再無外敵,殿下心中,自然是戰事更重要。”
秦王又來回的踱起了步,不過這次,卻明顯比剛才慢了許多,彷彿在思考著什麼。
裴越領著的騎兵先鋒最先到達北陵城,這裡是天子腳下,王都繁華之地,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但是這會兒已經屍橫遍野,一眼看去,滿是斷壁殘垣,未盡的硝煙瀰漫在空氣裡,然後徐徐的散開。
秦王這邊觀察的沒錯,這次的亂軍大部分都是流寇土匪,這些人平時殺人殺慣了,論起殘忍來,多年征戰邊關計程車兵們都不如他們,裴越一路看過來,臉上的怒氣和擔憂越來越明顯,到了最後幾乎是黑著臉來到了大寧寺。
大寧寺裡不見秦王,問了人才知道,秦王一早就帶著他那十三萬兵馬攻城了,秦王瘋起來不是人,他壓根不管什麼戰略部署,戰法戰術,一聲令下全軍出動,寺裡除開原本就住在這兒的僧人們,就只留下了跟著秦王逃出來的那些勳貴和他的幾個心腹謀士外帶一個看上去十分文質彬彬實際上也很文質彬彬的顧棲。
裴越認識顧棲,當然,這朝中沒人不認識他,顧家當初也是跟著太宗打天下的功臣之後,要說起來顧棲的身份其實和他也差不多。
顧家先祖善於治國,前期打天下的過程中功勞不大,畢竟鎮國侯文武雙全能打仗,以少勝多是強項,軍師全都是擺設,一仗更比一仗強,太宗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還是一半坐著一半躺著都能收地皮。但是到了後來,江山打下來,得要治理國家啊。鎮國侯傻了,將軍們傻了,太宗也傻了,這就和讓鐵骨錚錚的硬漢去給孩子餵奶似的,天生沒那本事啊!這時候,在軍中一直不起眼的顧家先祖走了出來,有條不紊的教太宗重新制定律法,取前朝精華去其糟粕,恢復一部分舊制,劃分各部職權,整頓軍營,大赦天下。最後還提出了科舉入仕,成為後世讀書人的楷模。
顧家三代為相,每一代都兢兢業業為國為民,對老百姓來說,某種意義上,龍椅上坐著的是誰不重要,只要丞相依然姓顧,他們就安心,顧棲的父親去世得早,那會兒他才十二歲,即使有神童之名,元初帝也沒想過讓他子承父業。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封心腹為相的聖旨剛剛下發各州縣,就被憤怒的百姓們撕扯成了碎片,無數的老百姓在北陵城外聚集,發萬人書請願,甚至遊。行呼喊,希望他收回成命,有的北陵百姓還聚集在丞相府門口,對著太宗賜下的匾額跪下,哭嚎聲日夜不止。沒柰何,經過了顧家幾代的努力,朝堂的結構十分完善,丞相的職權被削弱,即使上面坐著一頭豬,朝堂也能維持正常運轉,為了平息民亂,元初帝拜了顧棲為相,給了點不大不小的實權。
不過虛名也是名,他這會兒是正二品的昭武將軍,而人家是丞相,就得矮一截,裴越下馬,對著顧棲行了一個軍禮。
“顧相在呢?聽聞秦王已經出發了,我也就不說什麼廢話了,先鋒部隊九萬人,都是騎兵,我們這一路是急行軍,乾糧在路上吃完了,現在急需修整,我想問問您,是個什麼章程?”
顧棲眯了眯狐狸般狹長的眸子,十分從容的拂了拂衣袖,然後說道:“將軍的住處已經準備好了,後山到前殿的空地上是東南軍的營地,邊上有搭好的空帳,我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