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罵道:“朱賊,少貓哭耗子假慈悲。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何必惺惺作態。”
朱元璋臉上微微動容。隨即一臉肅穆,莊重地說:“陳將軍言重了,如今天下大亂,豪傑四起,打得勝仗便有人依附,打了敗仗便要依附別人。你既自稱豪傑,自當識時務,何苦輕言生死?”
陳埜先遲疑半晌,心中自有盤算。慌忙俯首,叩謝道:“承蒙朱元帥心胸廣闊,末將自是歸降於麾下,任憑朱元帥差遣便是!”
朱元璋慷慨地上前一步,扶起陳埜先,“好,陳將軍能夠為天下百姓盡一份力,本帥代表老百姓對你表示感激。”
陳埜先歸降之後,他便領得朱元璋的命令招降舊部,寫下書令,發與手下舊部將。
待陳埜先退出帳營,朱元璋的手下謀士馮國用進諫道:“陳埜先此人獐頭鼠目,不可輕信。”朱元璋的城府之深,豈是屬下能夠洞悉的,他自有自己打算,所以,他對馮國用的進諫默然。
第二天,陳埜先便到朱元璋的帳內,報稱他的部下已經悉數來歸降。朱元璋毫不懷疑,便令其將部下召入,一一記名,仍舊由陳埜先統轄帶領,陳埜先道謝出帳。
朱元璋緊密鑼鼓地命徐達等人,分幾路兵馬,奪下多處要塞,待攻下之後,擬進取集慶路。陳埜先毛遂自薦稟道:“承蒙元帥不殺之恩,末將不才,願率領舊部為元帥效命,前往奪取集慶。”
朱元璋竟是毫不猶豫地答應讓陳埜先率領舊部前往集慶,馮國用又是暗中諫阻,朱元璋卻是從容地說:“人各有志,陳埜先願意跟隨元軍或者我們義軍,由他去吧!”馮國用甚是不解,這根本有點不像朱元璋的作風,不過朱元璋的胸襟氣度由此可見。
天下大勢,人才為先,若然天縱英才,不為己用,仍是枉然。向來任人唯賢,便是此番道理,朱元璋在用人上,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他不可能看不出陳埜先的伎倆,但他有自己的計謀。
陳埜先率軍去了幾日後,便遣人上書稟報朱元璋,書信上陳埜先俱陳集慶地理位置,他看後淡然一笑,其笑意頗有深意,隨即將書信遞給李善長。
李善長展開書信瀏覽一通,甚為驚訝,卻是鎮定自若地說:“陳埜先果然是狡猾奸詐之徒,他如此想讓我軍匱乏滅亡。”一語道破其中玄機,而朱元璋仍舊是淡淡笑了笑,仍舊是更有深意的笑容。
李善長正欲啟口詢問,朱元璋一擺手,道:“無需多言,只勞煩你與我回復陳埜先,就說按照他的部署。”李善長閉嘴,領命立即提筆遵照朱元璋的意思回覆陳埜先。
李善長寫好回覆書信之後,交由朱元璋閱覽,朱元璋看後,鼓掌稱善,同時,將回信差遣來使帶回交給陳埜先覆命。朱元璋另一方面做了一個具有深意的舉動,他命張天佑至滁陽,邀同郭天敘部兵,助攻集慶。
郭天敘見著張天佑,猶豫不決,張天佑卻是斬釘截鐵地說:“得了集慶,便可在南面稱帝,而後北圖中原,閣下有什麼忌憚而不敢去取集慶?”
郭天敘聽後欣喜不已,當即發兵,也不會同朱元璋,竟獨自與張天佑揮師東下。
很快,郭天敘與張天佑率軍來到秦淮河,元守將南臺御史大夫福壽,組織軍隊對抗,兩軍對壘,福壽執著大刀,左旋右舞,勢如猛獅,郭天敘只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
張天佑挺槍上前戰福壽,替下郭天敘,怎奈福壽武藝之高強,張天佑亦是不出幾個回合,渾身是汗,撥馬逃回。
正在退回之際,倏忽前方一支人馬殺出,為首一員將領,挺槍猛刺,異常勇猛,細看之下,正是那降將陳埜先。張天佑以為陳埜先是來救應的,慌忙上前招呼,誰知還未說上一句話,陳埜先長槍如同長江巨浪捲來,一槍扎進張天佑的咽喉,張天佑倒斃於馬下。
郭天敘大驚,急忙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