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神仙圖》更是他的一幅名作,譚震記得中國郵政還曾經發行過《神仙圖》的郵票。
他可是資深集郵愛好者,自然也是收集過的,難怪那麼眼熟!
要知道吳道子號稱唐代“畫聖”,尤為擅長壁畫,是唐朝時期壁畫界的祖師爺,後世的壁畫創作風格大都是受他的影響。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他的畫作多為佛道神仙,仙界人物,神態飄逸,超凡脫俗,在佛道界備受推崇。
可以說,在中國的很多寺廟都曾留下他的足跡,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人物畫像比較誇張的原因。
雖然吳道子畫作無數,但那都是壁畫,他真正流傳於世的紙質畫作少之又少。
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距今已經一千多年,一件紙質的畫作要想儲存至今,真的很不容易。
他又驚又喜,這可是吳道子的畫作,如果是真跡的話,那可就發達了!
要知道吳道子號稱唐朝“畫聖”,唐朝畫師的扛把子,他的畫可謂是價值連城的珍品,堪稱國寶中的國寶。
吳道子的畫作存世量極為稀少,那價值絕對是槓槓的!
這幅《神仙圖》與吳道子的著名畫作《八十七神仙卷》風格類似,也是著重於仙界人物的描寫。
譚震在畫作底部發現一方形印鑑,上面有四個字:“道玄之印”。
“道玄之印”!這不就是吳道子的別號嘛,看來這果然就是吳道子的真跡無疑!
這個時候譚震已經可以認定這應該就是吳道子的真跡了。
雖然他對書畫作品不是很瞭解,但是沒關係,宗社黨瞭解呀!
這些人大都有皇室背景,在書畫鑑賞的造詣上絕對非同一般,經過了他們鑑定過的字畫,就好像是故宮專家鑑定過一樣的權威。
譚震打死也不信,他們會把一幅贗品當寶貝一樣收藏起來。
只是第一幅畫便收穫了一幅國寶級的畫作,這讓譚震對接下來的幾幅畫作充滿了期待。
第二幅畫作一開啟讓譚震有些失望,居然是一幅書法。
要知道書法類作品的價值歷來是比較低的,同樣兩幅藝術類作品,書法類和畫作可謂是相差甚遠。
不過譚震想既然能讓宗社黨的人費盡心機的帶到這裡來,想必不是凡品,他於是便仔細觀察了起來。
這是一幅行書字型,筆力幹勁有力,飄逸得體,看起來頗有神韻。
譚震尋思著要把它掛在自己的書房,陶冶一下情操也好,便沒有細看,隨手將它拿了出來,放到一邊,準備等下帶回家裡去慢慢細研。
他接著又開啟了第三幅畫作,這同樣是一幅古畫。
正中是一叢翠竹,旁邊有一臘梅綻放,右上角題有幾行詩句,字型蒼勁,筆鋒銳利。
畫作的左下角一紅色印鑑,仔細辨認,原來是“彝齋居士”四字。
很可惜譚震在書畫方面的知識實在有限,他想了老半天,也沒有想起了這位“彝齋居士”到底是何方神聖。
不過看這畫作的紙張,倒是有些歷史,只怕也是幾百年的老物件了。
只是譚震一時半會想不起來,他也來不及細想,便將它放到一邊,準備帶回去慢慢研究。
第四幅也是一幅畫作,典型的山水畫。
只見畫中一巍峨群山,山間懸崖峭壁,陡峭難行,一瀑布從山巒間沖天而下,直落山腳,形成一股涓涓溪流,流向遠方。
這幅畫作的左下角同樣有幾個紅色的印鑑,有一個印鑑上的“中正之印”引起了他的注意。
“中正…”,譚震下意識的就想起了蔣某人。
可是後來一想,不對呀!這肯定不會是蔣某人的印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