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頁)

量多的國家建立同盟關係,行使由此而產生的影響力,並尋求歐洲穩定與本國安全的多邊主義。因此,被稱為“和平使徒”的俾斯麥“藝術性外交”使德國成為歐洲多國間外交的中心。可是,解任俾斯麥的威廉二世把發展路線從外交與協調,轉變為軍事擴張與對立,邁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最終戰敗。

以“俾斯麥德國”為模範,推進富國強兵戰略,成功地維護主權與獨立的日本,最後卻沒能吸取德國失敗的教訓,甚至犯了同樣的錯誤。1941年,日本與德國建立同盟關係,這決定了跟英美的對決局面。陸軍及部分外務省內部的日德同盟推進者過於相信德國的軍事力量,並宣稱“日本依靠條約(日德意三國同盟)的締結,能維護世界的和平,邁向確立大東亞穩定的大目標”。歷史告訴我們,德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是無力的。三國同盟對日本來說,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沒有產生實際利益,而且還僵化了與歐美的關係,並損害了國家利益。

軍人的獨斷專行與大東亞戰爭

像伊藤博文或山縣有朋這些同時運用外交與軍事手段的政治家退出歷史舞臺後,日本便無法繼續統一掌控外交與軍事。在此情況下,軍部開始以“統帥權獨立”的名義,對外積極推進無視政治和外交的行動。採取國際協調路線的幣原外交也沒有取得制度上的支援,沒能展開政黨政治關於“國家利益”的討論,而始終陷入追求“政黨利益”的###,其結果是短視的外交。在由外交官僚和軍事官僚組成的二元化對立外交頻發的形勢下,處於與其他大臣同等地位的首相沒有任何權威去制止事態的惡化。不僅如此,政黨還把統帥權問題在###上加以利用,最終首相主動放棄政治對軍事的領導權,導致了軍部的獨斷專行,其後果是重大而致命的失敗。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戰前、戰後日本的國家利益(6)

統帥權獨立或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的存在使軍事壓倒政治,戰爭則被作為政治的手段,不受政府控制,被軍部一手壟斷,這讓日本再也無法走出戰爭困境。於是,作為戰爭的理論,“大東亞新秩序”的建設被提上議程。該理論認為,日本要把“一直被英美等國支配的大東亞諸民族永久地解放出來,並回歸到本然的狀態,這是帝國一成不變的大方針”,在此方針下,日本應強行發動“解放大東亞的正義之戰”。但是,日本強行發動“大東亞戰爭”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從“日本被侮辱成沒有資源的國家”,“謀圖征服日本的英美所掌控的重要資源迴歸到我們的手中”等宣言中也不難看出,日本發動戰爭是為了“奪得南方諸地域的石油、橡膠、錫以及其他重要資源”。

無視實力的國家利益追求與戰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與以“門戶開放”政策進入東亞地區的美國之間的衝突日益明顯,廢除了1923年簽訂的《石井—蘭辛協定》,日本同年提出的《帝國國防方針》將第一“假想敵”由俄國變成美國。雖然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已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國力很弱,卻不得不把當時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大國的美國設定為“假想敵”。這一事實表明,日本在“大陸政策”上沒能準確定位自己的國家利益。那時的日本顯而易見在追求超過自己國力的過高的國家利益,結果註定要失敗。

決定對英美髮動戰爭的東條內閣,雖然意識到“敵人擁有廣大的領土,豐富的資源”,並擁有遠遠超過日本的巨大實力,但還是主張“為了維護權威和自我生存,不得不站起來”,抱著“很有可能導致長期戰爭”的覺悟,發動了沒有把握的戰爭。開戰前夕,日美雙方的實力差距是相當明顯的。例如,鋼鐵為1∶20,石油為1∶100,煤炭為1∶20,飛機為1∶5,造船為1∶2,勞動力為1∶5,整體差距為1∶10。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部分海

最新小說: 遊戲降臨:從隱藏職業開始封神 nba最強球星詹姆斯哈登 夏日狂響曲 開局零幸運值?別慌我有任意門 雙城之戰:第九議員 校花別撩我,我只想打籃球! 網遊之獨步逍遙 絕世唐門之力挽狂瀾 玩三國志戰略版,分幣不充 神話再臨:我獲得了燭龍血脈 都重生了,還讓我從頭開始 一天不打仗朕就渾身難受 NBA:穿越神醫變教練帶飛姚明 鬥羅:日月雨浩,不做唐三女婿 學生議事錄 讓你當王者陪玩,竟把校花泡了? 縱橫率土從獲得神豪系統開始 網遊之劍界 鬥羅之霍雨浩知道了劇情 木葉:來自宇智波的靈魂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