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人為其賣命。換言之,孫可望的秦王、李定國的晉王、劉文秀的蜀王封號都是永曆帝為了活命拿出來的籌碼。也是他唯一能拿出手的東西。
永曆唯一在沒有人身受到危脅情況下主動封王的就是福建鄭成功,永曆三年朱由榔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八年又加封鄭成功為潮王(親王)。鄭成功卻堅辭不受,仍以永曆三年所封延平郡王為封號。
永曆封鄭成功為王,其實也是為了獲得鄭氏的支援,畢竟鄭氏地盤雖然不大。可擁兵將十餘萬。又有強大水師在手,替永曆朝廷牽制了東南清軍。若沒有鄭氏在東南牽制,清廷早就將東南的大軍調出入侵西南了,焉有永曆今日在雲南苟延殘喘。換言之,永曆封鄭成功為王也是為了保命。
另外李成棟的寧夏王是其死後追封的,活著的時候永曆只封其為惠國公。除這四個活人一個死人外,永曆再未封過一人為王,哪怕追授都沒有。由此可見在永曆心中王爵有何等的重要性,非性命關頭他是斷不會將王爵拿出封賞的。畢竟王爺要是也跟國公、侯爺一樣漫天飛。那就不值錢了。
換作是一心忠於明室的官員,斷不會如此看待永曆封王事,可王章鈞和左清都是變節降官,對明室早無忠心可言,二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永曆封王事,雖有偏頗,但卻是一針見血看出其實質來。
太平軍在廣東,永曆朝廷在雲南,二者之間隔著廣西,太平軍自然對永曆朝廷沒有威脅,對永曆帝本人也沒有威脅,故而左清和王章鈞不認為永曆能將王爵給周士相。
再者若是周士相授意瞎子李在朝廷使臣面前吵著要永曆封他為侯、為國公,左、王二人倒不意外,也覺理所當然,畢竟周士相的功勞完全可以得授國公,甚至封郡王也不是不行,可現在瞎子李叫嚷的卻是親王封號,二人聯想永曆朝廷的幾次封王事,自然都是不看好周士相“自請”封王的舉動。
倒底是年輕人,性子太急,廣州收復的訊息還沒到昆明,你就這麼急著跟朝廷要親王封號,這叫郭之奇如何看你,又叫永曆如何看你?孫可望當年也沒這你這麼急啊!
事情要一步步做,一口哪能吃成胖子,更休提這種幾近撕破臉皮的要王舉動。
左、王二人暗自搖頭,又聽瞎子李話中意思,似乎永曆不給周士相封親王,周士相就真不認永曆這個皇帝了?
左清和王章鈞面面相覷,均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擔憂之色。他二人不能不擔心,萬一周士相真的利慾薰心要永曆封其為親王,而永曆卻寧死不封,難道太平軍真的就要和南明內訌不成?
這些年來南明各勢力間因為內訌而慘敗的例子太多,左右參政很不看好脫離了南明旗幟的太平軍能夠發展下去,要知道太平軍的存在可是關係他二人性命的,萬一太平軍兵敗,他二人也跑不了。
清廷的濟度大軍年後就到廣東,大敵當前,周士相卻要因封王的事和永曆朝廷鬧翻,這豈不是尋死之道。
王章鈞嘴巴張來張去,想勸,卻不知如何勸。左清偷眼觀察郭之奇和秦榮反應,越看越是心涼。
秦榮和郭之奇顯然是被瞎子李這話震動,一個臉色鐵青,一個則是沉著臉不語。
秦榮胸中已是一團怒火,前番周士相曾上奏朝廷為其部下要官,這讓欽州的總督連城壁等官員都是不滿,收復廣州後又沒立即派人請總督大人回駐,反而自行設了布政使司,壓根不提接回總督行轅的事,還任用王章鈞這等小人充任參政官。可見周士眼眼裡根本沒有總督大人的存在,甚至連廣東官府都不存在。
即便郭之奇帶來的這份聖旨給了周士相開設六官的權力,可聖旨卻只給了他委任武官二品以下。文官六品以下的權力,布政使是從二品的大員,左右參政是三品官職,故而周士相所委任的布政使司官員並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