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將此雲梯推翻,他剛抽回手,猛見左右有幾名清兵已爬上城牆,他不禁火性大發,掄刀迎上。身後的親兵見晉王危險,緊跟過來。這幾名衝上關來的清兵,尚未站穩,被明軍一陣旋風般的衝殺,便慘叫著倒了下去。這時援兵上來,清軍的雲梯都被推翻,衝上城牆的清兵寡不敵眾,紛紛被砍下城牆。
清軍的攻擊持續一個多時辰,終於被打退,但明軍也有不少軍兵倒在血泊中。
夜深,李定國躺在親兵搬過來的一張躺椅中,藉著月光向關外的山野望去,只見關寨外,數不清的火堆在關前綿延數里,幾乎望不到邊。清軍兵強馬壯,兵力是自己的數倍,李定國眉頭大皺,知道這七星關是沒法再守下去了。
四月十六日,晉王李定國從貴州七星關退回雲南,至此貴州全境為清軍佔領。得知李定國退兵後,尚在湖南觀望的多尼立時率大軍入貴州。(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上)
蘇日勒的反水使得太平軍東征之役落下帷幕,看到濟度人頭後,周士相履行了他的諾言,允許碣石衛殘餘清軍投降,共得蒙古兵3120人,滿州兵148人,漢軍275人。另得戰馬2850匹,鎧甲1460幅,武器若干。
東征之役,太平軍共計消滅清軍14000餘,其中滿州兵1200餘,蒙古兵1500餘,漢軍4600餘,北方綠營兵4000餘,潮州綠營3000餘。
清軍先後陣亡烏真超哈統領、續順公沈永興、滿州前鋒營都統季達禮、廣東提督吳六奇以下滿蒙漢將校123人。清軍統帥定遠大將軍、簡親王濟度、都統納海、貝勒杜爾佑等人為蒙古兵所殺。另有歸德總兵劉忠、南陽總兵張超等人率部投降。真定總兵楊鎮威、通州總兵張膽則一死於病,一死於內訌。
濟度死後,周士相立即命來降蒙古兵往普寧攻打盧光祖部,原以為盧光祖會逃回潮州堅守,不想在看到蒙古兵已經歸降太平軍後,盧光祖立即派人送上降書,率所部四千營兵並潮州城易幟投降。
決定投降時,盧光祖唯恐福建綠營不肯一起降,便誆來福建將領,于軍帳後伏下刀斧手,待福建將領入帳後刀斧手一齊衝出,轉瞬便將福建將領宰殺。爾後,盧光祖命李天水、石慶等軍官帶人控制福建營兵,派人往太平軍遞上降書。與盧光祖一同投降的還有潮州知府吳文憲、海陽知縣宋國忠等清廷委任的官員。
周士相知道盧光祖是真心投降,因為濟度的死讓這個烏真超哈副統領沒了選擇。清廷肯定要追究親王戰死的責任,到時他這個敗逃回去的漢人肯定要被當替罪羊宰了,所以他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投降。
接納盧光祖投降後。周士相又命歸降的潮州知府吳文憲帶人往仍為清軍控制的潮州各縣勸降,明言有不降者則太平大軍即日便至,破城之後不論官吏軍民,老弱婦孺一律屠之。
受濟度之死及屠城威逼,潮州各縣紛紛易幟。除已為太平軍佔領的普寧、惠來及易幟的潮州府城所在海陽縣外,潮州其餘各縣相繼歸明,共得揭陽、程鄉、饒平、鎮平、大埔、平遠、澄海七縣。計有丁口八萬四千,實有人口13萬6000餘人。另得七縣駐防營兵3000餘。
七縣清廷委任的官吏盡數投降,無一閉城反抗者。對於這些降官。周士相一律留任,潮州知府也叫吳文憲繼續當著,只調那些營兵至普寧接受整編。
潮州境內除縣城外,另有大小寨子百多處。周士相命盧光祖部掃平這些寨子。願降者一律整冊造丁,不降者全寨拔除。在盧光祖部和各縣歸降營兵的協助下,只用了半個月時間便將這些堡寨盡數拔除,得丁口兩萬多,內中青壯五千餘。
大戰之後的太平軍急需補充,原有四鎮要擴至八至十鎮,以應付接下來的西征之役,故除了投降和俘虜的清軍一律納入太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