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連海:探尋歷史真相的嚮導
透過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本書的兩位作者韓小博和浥忱,又由此拜讀了兩位筆耕不輟的多面手合開的部落格“水銀河歷史八卦講壇”(//blog。sina。/52galaxy)。
後來,就聽說兩位作者決意要把他們在“水銀河歷史八卦講壇”中的部分精品文章集結出版並約我寫序了。
集結出版,這是好事。約我寫序,這我可不敢。談一下自己看了兩位博主部分文章的一點感想,也就算作篇序言吧。據我看,博主的文章有如下三個特點:
第一、通俗易懂。
大凡歷史讀物,理論上都是給普羅大眾看的。如此說來,歷史讀物做到“通俗易懂”似乎本來就是作者事先應該想到、並且也應該力求朝著這方面努力做到的——這,似乎本不需要我在這裡特意放到第一位來為“水銀河歷史八卦講壇”的兩位作者特別表揚一下的。但若干年來很多歷史讀本似乎已經走進了一個怪圈:越是深奧難懂的,越是叫做“學術專著”;越是淺顯易懂、為廣大百姓所喜愛的,越被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大加抨擊——似乎在這兩者之間已經有了一道完全不可逾越的鴻溝似的。
歷史,進入到了“象牙塔”和“牛角尖”以後,所能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哪些,這暫且不屬於我們研究的範疇,但我們說進入到了“象牙塔”和“牛角尖”以後的歷史,失去了廣大的聽眾、觀眾和讀者朋友,這是毫無疑問的。而話說到這裡,您就知道,脫離了聽眾、觀眾和讀者朋友的歷史的前途,您就可想而知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本書的通俗易懂才顯得更加的難能可貴。
不過,“通俗”與“庸俗”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本書屬於“歷史通俗讀物”而不屬於“歷史庸俗讀物”——關於這一點,無論是從本書的目錄上還是從本書的詳細內容上,您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二、貼近生活。
但凡歷史讀物,寫的都是大人物、大事件。寫這些大人物、大事件,本不為錯。但是這些大人物、大事件,似乎離我們普羅大眾的生活非常遙遠。
我們知道,前人曾經說過的“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一語道破了我們後人學習歷史的最大動機。這要是在亂世,一個男人,學上若干時日的歷史,再讀上若干兵法類的著作,三年五載之後,如果還活著的話,出個小名,還不是很難做到的。可現在的我們,卻單單生活在一個太平盛世時期——雖然,暫且遇到了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機,但是現在的每一箇中國人,都是心明眼亮地知道,“風景這邊獨好”,“世界指望著東方”——我們中國人的日子,還是相對好過得多的。
問題就出來了,在太平盛世之下,作為小人物的我們,如何做好自己呢?
這就需要我們換個角度來研究歷史,這就需要我們研究、學習一點大人物背後的小事件、大事件背後的小人物來。而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從原來晦澀難懂的文言的“二十四史”的背後,認真讀出些“字縫裡的文章”來。
本書,恰恰屬於此類。
第三、角度新穎。
說到角度新穎,這是毫無疑問的——您只要一看目錄就知道了:什麼“宋朝為什麼盛產剩男剩女”啦,什麼“王安石是如何做模範丈夫的”啦,什麼“魏孝文帝是如何被老婆氣死的”啦,什麼“愛美男不愛江山的痴情皇帝”啦,什麼“大科學家沈括為何栽贓蘇軾”啦,什麼“唐太宗一生中的四大*女人”啦,什麼“唐朝離婚率為什麼居高不下”啦,均屬此類。
至於本書的其他特點,在另外的朋友為本書所做的推薦裡面,也寫到了一些,在此,我就不重複了。
紀連海於2009年1月12日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