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的造型從唐代開始,就是小口圓唇,頸短細,豐肩,弧腹修長漸收,近底微撇,歷朝歷代都是如此。齊鳴手上這隻也不例外。
不過從專業角度看,這隻梅瓶器形挺拔俊秀,線條柔美起伏,盡見迤邐之姿,造型工整,胎質細膩。瓶口內是凝潤細膩的白釉,瓶身上則是濃豔的祭紅釉,紅釉的釉質光亮,釉色均勻,這種紅的鮮豔程度,已經堪比宣德時期的牛血紅。
時至今日,齊鳴已經見了不少梅瓶,但面前這隻,從大小到釉色,在他所見的梅瓶裡,那都堪稱精品。更加奇特的就是這瓶子肩部的那塊包袱皮。
“包袱”諧音是“包福”,寓意幸福吉祥。這種紋飾的瓷器,統稱<包袱瓶>或者<布袋瓶>,從康熙朝就有出現,在乾隆和嘉慶時期,最為流行。
但是目前市面上,乃至博物館裡珍藏的包袱瓶,多是粉彩或者琺琅彩,這類瓷器本身就有各種圖案裝飾的情況。他手上這尊,卻是在單色釉的基礎上,裹了塊包袱皮,確實少見。
少見歸少見,但不是沒有,而且要是常見,人家也不會拿出來考他,這麼想著,齊鳴開啟望氣術,同時將瓶身翻轉,看向瓶底。
底部是雙圈六字篆書款:大清嘉慶年制。
望氣術下,從歲氣長度上看,也確實能到嘉慶,而透過貴氣,也可以判斷這件梅瓶全身無裂無殘,價值絕對到了官窯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任何一件他見過的嘉慶官窯。
齊鳴放下瓶子,細細琢磨,怎麼都看不出問題,思量許久,一句<嘉慶真品,紅釉加彩包袱梅瓶>的論斷,差點就要脫口而出。
直到他抬頭瞬間,看到坐在面前的周毅,淡定品著茶,看向他時,一種強烈的違和感,讓他生生又把已經到了嘴邊的話給嚥進了肚子,再次低下頭。
太簡單了!
齊鳴腦海裡不由自主的浮現起這四個字。如果說就是斷一斷是否是嘉慶官窯的真品,這考試未免太過簡單。心裡有了懷疑,之前看似正常的點,也就變的奇怪起來,尤其是那貴氣,未免濃的過分了。
順著這思路,齊鳴心裡有了個猜測,於是抬頭看向周毅,詢問道:
“周叔?我用手機查查資料,算不算違規啊?”
周毅放下手上茶盞,這回看向齊鳴的眼神,帶著欣賞,很是認真的點點頭,道:“當然可以,老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要是張口就來,我反而不放心。”
“呵呵,理解萬歲。”
齊鳴應了句,掏出手機,開始搜尋資料,比照實物,很快就有了答案。
他這頭算是搞定,於是看向了一側的林軒。
林軒面前,是一幅開啟的水墨山水絹本,這時候他正彎著腰,拿著放大鏡,一寸寸的看著畫面和提拔,生怕錯過一點細節。大概是注意到齊鳴看他,林軒放下了手上東西,問道:“你那邊,搞定了?”
“對,要不你也先看看這個?”齊鳴指了指那包袱瓶。
“成,我這邊也差不多了,不過有些東西還沒想通,正好換個東西緩緩。”林軒說著,就走過去,拿起包袱瓶看了起來。
片刻功夫,他放下瓶子,跟周毅招呼了一聲,就把齊鳴拉遠了些後,壓低聲音問道:“瓷器你比我在行,怎麼樣,這東西,你幾成把握能判斷準?”
齊鳴很是自信的低聲,比劃道:“9成8。”
聽到這答案,林軒表情一滯,才問道:“額,那剩下的0.2成,缺在哪兒?說出來,一起參謀參謀。”
“這個你幫不了,剩下的那0.2,不在你我,完全就看咱們這位周叔認不認了。他要是打心眼裡,不信我倆,那就算咱們說對了,他也可以不認賬啊。
別光說我了,你那邊怎麼樣?”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