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磚也會整片整片炸飛揭掉。宋人這樣百般攻城的同時,城內北漢守軍自然也不甘等死,他們雖然還沒有大炮,但是火藥這種東西經過原本吳越人十幾年的發揚光大,以北漢的實力也是弄的出來的了。然後北漢軍就用土法的導火線手雷配合滾木擂石燕尾炬麻油櫃打擊宋軍的挖洞埋藥戰車。往往一整車一整車的宋軍作業士兵會被一堆火器與巨石合擊殺死,而城頭反擊計程車兵也在被炮彈擊中後飛濺的城磚碎片中切割殺戮,或因為神臂弓和複合弓的火力覆蓋死傷慘重。
這畢竟是北漢帝國的最後一戰了,爛船還有三斤釘,何況是在五代時期曾經建立過後唐、後晉、後漢三個正統朝代的河東強兵呢?沙陀人最終的血性在激戰中被徹底激發了出來,與宋人死戰不休,仗著城牆的依託、短時間內守城物資的充足,給予了宋軍一批又一批的殺傷。還好趙炅也知道攻城戰這種戰事對部隊的技戰術水平與軍事素質要求不高,所以沒讓殿前司禁軍做太多消耗。每次有靠近城牆填壕挖洞埋炸藥之類的活計都讓廂軍先上,尤其是從關中地區招募來的廂軍,那些士兵多是趙德昭在山南西道節度使任上時徵募編練的,這些人死得多一些趙炅也不心疼。這種情況下,要殺死一個北漢的嫡系精兵,反而有時候宋軍的廂軍士兵要死傷兩三個。
靠著反覆的消耗,宋軍堅定地步步啃噬,以每日兩軍各自死傷千人的節奏持續壓迫攻城,到了三月底的一天,因為太原城南側兩處城牆被徹底轟塌成斷面可以直接衝進去,而且缺口寬達近十丈,北漢人再是如何緊急堵口都已經沒有用了——在此之前,城牆其實已經被轟破好幾處了,只是在兩軍的高烈度對抗中,宋人一邊轟北漢人也在一邊修。開始是拿大石頭堵口,後來完全是在城牆破口後面夯土抵擋。也正是如此的頑強,才讓太原城在炮火下撐了近二十日。
城牆徹底爛到可以徒步衝進去的程度之後,趙炅讓五千廂軍炮灰用督戰隊的刀槍逼著衝殺入城,然後從殿前司十二衛步軍中抽出兩衛八廂,總計四萬精兵投入巷戰廝殺。到了這一刻,太原城內北漢全部兵力還有將近三萬人,劉承鈞時代留下來的精銳嫡系戰兵不足兩萬。兩軍巷戰互屠持續將近三天,各自死傷一兩萬人,最後北漢權相郭無為都戰死了,北漢禁軍統帥也紛紛殉國,北漢後主劉繼元只帶了最後三千人的嫡系戰兵,全部騎馬,開了北門逃竄而去。宋軍入城,撲滅餘火,便算是徹底把這座河東雄城佔了下來。置於劉繼元的逃跑,宋人也算是窮寇莫追了。
戰後記點傷亡,從隆州到太原,全程持續時間還不滿兩個月的北漢戰爭,讓宋軍殿前司兵馬戰死一萬五千於人,算上傷重不治而死和永久性殘廢的,宋軍殿前司永久性戰鬥力損失在兩萬人左右。廂軍人馬折損近三萬,其中死者差不多兩萬三四千。五萬人命雖然沉重,但是相比於一鼓作氣滅了一個讓周宋兩朝頭疼了二十年的北方敵國來說,還是划算的。尤其是如果宋軍不是為了搶時間,趕在南邊大明深入宋境太深、北面遼人內部整合尚未完成無暇南下救援北漢的視窗期滅敵的話,宋軍的傷亡就本還可以再減少那麼三四成。但是無論如何,趙炅覺得這樣的損失都是值得的,用人命換時間,用時間搶契機,本就是兵家果斷之人該做的選擇。
至於最後逃跑的劉繼元,據說是一隻往北流竄到了代州——那約莫在後世山西省最北邊,靠近內蒙邊境的地方了——然後僅以一座代州孤城、五千兵馬、十幾萬兩金銀的帑幣為禮,直接投降了遼國,被遼人封官為代州防禦使。北漢在太原以北、代州以南原本還有兩三州之地,不過轄境各不周全,後來宋軍在主力退卻之後,依然一鼓作氣把那些地盤陸續拿下。因為劉繼元已經徹底自去國號做了遼人的臣子,那些原本北漢地盤的將領也失去了效忠的物件,但凡是不願意就此做漢奸投靠韃虜的,就只剩下向宋軍投誠一條路,這也是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