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
回國後也常想,出國留學是多麼讓人嚮往的事情,不過那時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隨著年齡的歲歲增長,這個夢想好像很遙遠、很遙遠的,不經意間卻發現,這顆種子實際上已經被深深地植入了心中!
以致十多年後,我一下子有了留學的機會,儘管同時還有其他的、很多人都認為更好的選擇,我還是毫不猶豫地決定——留學去!
後來回國後,無論經歷過怎樣患得患失的心路歷程,但我依然堅信,即便時光回流,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會堅持最初的選擇。
回到前面那三個問題上,能提出這三個問題的父母,實際上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已經很深了,他們需要一個貌似權威的人來鼓勵和證實他們的想法。我接觸過一些中介機構,這個時候,可能一個從未走出過國門、剛剛畢業、連自己工作都朝不保夕的大學生,如能煞有介事、巧舌如簧地煽動一番,都會讓我們的父母在是否讓自己孩子出國的抉擇上,跨出實質性的一步,遑論正確與否。
沒錯,我也贊同,如果是條件具備,應該放孩子出去。
我現在就可以回答前兩個問題:
——應該讓孩子留學去!
——最好還是去美國吧!
但是,這個“條件”所包含的內容還是非常多的。實際上,更多的是指孩子自身的條件:生活能力、學習能力、交際能力甚至忍耐寂寞的能力。簡單地說,Q+I,即智商+情商,情商有時顯得更重要。這是個“非典型”性答案。
或者準確地說,這不是答案,而是一個命題,因為還有很多的前提、基礎和條件;希望不是簡單的“是”與“否”,而是能以我親身的經歷、體驗給這個命題以全面的闡述。 。。
開篇 去還是不去,這是個值得思考的(3)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經濟基礎。除非你的孩子特別優秀,否則美國人的獎學金並不是特別容易拿的,尤其是現在,全世界都認為中國人最有錢,有時候我們自己也這麼認為。
每年20萬元人民幣左右吧,基本上能讓孩子在一般等級的大學 “體面”地學習和生活,不太窮也沒法奢侈。
我聽說“窮”一些的孩子一般還能學得好一點;太富了,倒很難說。
當然,你千萬別指望現在的孩子會像20世紀80年代或90年代早期出國留學的師叔、師伯們一樣,去過那種難以想象的苦行僧般的留學生活,似乎也沒那個必要了。何必呢,不然國內現在也挺好的,什麼時候想開洋葷了,出去玩玩也不難。不過,我也真的聽過、見過超富的留學子弟,提著密碼箱,幾萬、幾十萬美元的現金,買房、買車,把老美都弄傻了,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那麼多的錢(現金)。估計這一般人也比不了,也就不在討論之列了。
我有一對過去在國內是同事的美國朋友——老趙夫妻,他們很早就遠赴美國了,那時他們很年輕。我去留學時,多方聯絡,巧得很,老趙一家十多年輾轉美國多地後,就在離UTA只有十幾英里路程的湖畔小區中紮了根。聯絡上後,常常到他家蹭飯,我們處得特別好,過年在他家裡看的“春晚”……他們夫妻的留學經歷,很有代表性,我們的來往和體會,容我下面慢慢道來。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老趙兩口子放棄了即便是現在看來也很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和環境,很突然的就赴美留學了。那時我們不是很熟,沒問過為什麼。後來熟得到了能磕頭拜把子的地步了,也沒問,覺得能理解了。
有時回憶起來,最讓他們兩口子感慨的是,來美國到了學校後,兩人渾身上下只有100美元的現金,當時黑市上值1000多元人民幣,算是筆鉅款了。想想我那時的月收入也就是57�5元人民幣,就這100美元,還是老趙一家兄弟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