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他們各種拉後腿,各種給抗擊外侮的軍人和英雄抹黑。
尤其是,文彥博和歐陽修,簡直就是絕了。
為了政爭,將國家命運和生存當籌碼。
甚至於遊戲!
而兩宋滅亡前夕,這些渣渣的表演,更是讓人歎為觀止。
明朝的東林黨,更是讓人捧腹。
一個水太涼的典故,足以讓劉徹對儒家的是非觀和價值觀產生懷疑。
當然,儒生裡,也不乏真的英雄和勇士。
無論是投筆從戎的班定遠,還是坦然赴死的文天祥,都為儒生有所加分。
只是,豬隊友太多了!
旁的不說,劉徹敢保證,在儒家內部,類似狄山這樣的人,肯定是一抓一大把。
這是儒家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天下士子,十人之中,有七人是儒生。
人一多,不僅僅派系也多了起來。
各種牛鬼蛇神也自然會跟著多起來。
幾十萬儒生之中,出幾百上千個敗類,完全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劉徹一直覺得,中國的事情,只要管好了儒生,教育好了儒家,基本上就解決了一大半。
於是,劉徹決定,給儒家再加點壓力。
他站起身來,道:“果真如此嗎?不見得吧!”
“昔者晏子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
“荀子入秦,昭王也曰:儒者無益於人之國也!”
“及朕之皇祖高皇帝,寧肯用高陽酒、徒,也不願與儒者分說!”劉徹痛心疾首的道:“以往,朕不甚了了此中之因,今日才算明白了!此蓋儒者皆嚴於律人,而屬於律己,己身不修,何以齊家、治國,佐朕匡天下?”
顏異聽得冷汗直冒,幾乎就要魂飛魄散!
離開了皇帝信任和支援的學派,是個什麼下場?
旁的不用去看,就看看楊朱學派的屍體,還有現在幾乎消蹤匿跡的雜家,就知道厲害關係了。
儒家誠然是很牛逼,生命力也頑強無比。
但是……
顏異自問,若當今天子真的要盡罷儒生。
那麼,不出二十年,儒家就要跟楊朱學派一樣消亡了。
“陛下!”顏異立刻叩首拜道:“臣愚以為陛下所言,或有些以偏概全……”
“臣與臣之所奉之儒家之學,蓋自仲尼以降,孜孜不倦,所求者,上佐君父,下安黎庶,致道三代也!儒,柔也,以柔濟剛,而剛柔並濟,是故法先王,隆禮儀,謹乎臣子而貴之於上,人主用之,則宣明大義,理順陰陽!故仲尼曰:發而不中,反求諸己。今陛下以一狄山而不用儒家,豈非楚人買其珠於鄭?”
劉徹聽了,呵呵一笑。
所謂楚人買其珠於鄭,這是韓非子中的一個故事。
也是後世成語買櫝還珠的來源。
只是,你一個儒生,拿著法家的寓意來說事,也是絕了。
不過,考慮到,現在諸子百家的交融之勢,劉徹也就不在意。
現在的儒生,不僅僅會應用法家的理論和學說來支撐自己的觀點——他們連黃老派和墨家的東西,也可以拿來用。
而且,這個趨勢,是從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其實,現在的諸子百家的巨頭們,誰要沒在本業之餘,兼修幾門諸子之學,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了。
譬如胡毋生,他除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