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文官體制已完善成熟,如今在朱駿的改革之下漸漸的過度到了公務員制度,科舉考中不再為官,而是先為吏,吏就是後世的公務員,這些人做的好了,才能從中選拔。這樣一來,原先大字不識一筐的小吏全部換上了知書達理的讀書人,對於管理國家系統的運作便有了很大的助益。
這一次晉升科考朱駿打算用來作為先例的,以後每三年都要舉行一次,因此辦的及其隆重,與科舉一般,也是要放榜的,一直到了申時,考官們開始收卷,考生們有躊躇滿志的,有搖頭嘆氣的一一走出,而匿封的考卷迅速的送入了六部的看卷官那裡挑選。
幾日之後,幾十份考卷便落到了朱駿的御案上,朱駿粗略的看了看,對其中一名叫王承志的策論大是欣賞,朱駿的策論題十分寬泛,名字便叫《國富論》,甭管你說什麼富,只要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出好的建議便算合格,而這名王承志開篇就十分吸引&l;國無士不立,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士農工商無本末之別,一律平等。&r;
文章的後面便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闡述國家沒有士人便不成國,沒有統治階級便失去了約束。沒有農業國家就不能穩定,歷朝歷代的起義都是由於國家無糧可用,農民無糧可吃。沒有工業國家就不能強大,沒有商業國家就不能富強,既然如此,國家就不應該刻意切割士農工商劃分等級,應當同等對待。
既要國富,先要有士人依附,對國家進行有效的管理,其次便是開拓農業,使人人有飯吃,在這個基礎上再展工業,使人人得到更多的工業產品和壯大軍事,以防止外敵入侵,接著便是開拓商業,使銀錢流通等等。
這個答案與朱駿的立國思想十分相似,因此朱駿多看了幾遍,不由得將考卷放在案上搖頭苦笑,不用說,這人必定是心學的了,這幾十份試卷中,心學就佔了三分之二,過不了幾年,整個朝廷早晚會被心學獨霸,說到底,真正能做事的也只有心學了,其餘的程朱和東林去做做輿論罵罵朝廷的施政倒有些用,空談天下才是他們的用武之地,如今海都的局面很有趣,心學一派佔領了各個要害部門,可是在民間,卻是程朱與東林聲望最好,許多人說到心學時總是搖搖頭,原因無它,心學的人在做事,做事就得被人罵,而程朱與東林則是在罵人,你這裡這裡沒有做好,你那裡那裡有問題,再套上一副為民請命的光環,簡直個個都成了先賢聖哲了,說來說去還是一句話,做事的總是要挨罵,不做事的總是最高尚的。
朱駿沉吟了片刻,又看了看王承志實學的試卷,實學是朱駿親自頒布的一項考試,不管任何官吏,參加考試必須寫上自己熟知的技能,並寫上自己的心得,這樣一來,各有所長的合格便能因人授予職位,懂河工的去開河,懂機械的去開區衙門,懂計算的去戶部。王承志的實學考卷十分有意思,上面只寥寥寫了幾個字‐‐所涉頗多,不能一一列舉,還請見諒。
&ldo;哈哈……&rdo;朱駿笑了出來,這人原來是一個狂生惜了,朱駿對狂生的印象並不太好,不由得又搖搖了頭,將王承志的試卷夾回了捲筒裡,打算給他個合格也就算了,接著又沉吟了片刻,又取出了王承志的試卷,招來了內侍道:&ldo;去吏部看看,是否有個叫王承志的檔案,把他的功考卷調來給朕看看。&rdo;
內侍應聲而去,朱駿對這個狂傲的心學小吏卻產生了興趣,&l;所涉頗多,不能一一列舉&r;哈哈,還真有那麼一點意思。
第二百三十七章:持才傲物
了晌午,朱駿陪著后妃進過了午膳,去吏部的內侍便,呈上了一本書卷,朱駿恬然的接過,正是王承志的功考檔案,於是攤開細細看了起來,王承志原是工部督造科的小吏,後又轉到了給事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