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口中的大師自然是後來被稱為黑衣宰相的姚廣孝。姚廣孝穿著一襲僧袍,從後面緩緩地趕了過來,望了望這滔滔的江水,又斜眼看了看一臉怒氣的朱棣,眼睛眯成了一條線,笑道:“大王本來想以孝道為名進京,沒想到反而被對方抓住這一點用孝道來擋了回去。現在大王羽翼未豐,不是朝廷的對手,不如暫且回去,韜光養晦,積攢實力,等到將來一朝風雲際會之時,在直上雲霄。”
朱棣抿著嘴唇,沉著臉望著大江,那眼神中滿滿地都是不甘和憤怒,也有很強烈的期望,過了很久,才漸漸地收回目光,轉過頭去,對著這個他最得力的謀士嘆了一口氣道:“也只能如此了。”
說罷,右手一拉韁繩,“駕”地一聲,就調轉馬頭,帶著一眾手下返回北平去了。
早有人將朱棣離開的事情稟告給了朱允,聽到這個勢力最大的藩王離開了,朱允心裡暗暗地舒了一口氣,不知道為什麼,雖然他現在是皇帝了,但是那些個藩王還是能給他很大的壓力,令他坐臥不安,如鯁在喉,微微地嘆了口氣,然後沉沉地坐到了龍椅上,一臉惆悵的說道:“現在我們把燕王趕走了,但是將來怎麼辦?這些藩王目無朝廷,目無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難道還要此次下聖旨打發他們嗎?”
古人講究君憂臣辱,君辱臣死,眼看著自己的君王朱允如此愁眉苦臉,他手下的心腹們頓時感覺無地自容,紛紛跪在地上叩頭道:“臣等無能,請皇上恕罪。”
朱允只是略微感嘆一下,沒想到手下的這三位大臣還真當回事,比他當太孫的時候禮數要周到很多,說實話,他很享受這種禮數,他感覺這是對他的尊重,道:“三位先生快快請起吧。朕沒有怪罪你的意思,你們都是朕的心腹,朕只是想跟你們商量商量該如何做?”
跪在地上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個人才互相對望一眼,然後慢慢地站了起來。方孝孺是剛剛奉詔回京的,對於皇帝的器重,他十分感動,他是那種認死理的人,一心想要建立儒家的烏托邦朝廷,他認為,既然皇帝對他有知遇之恩,那他就應該誓死報效,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藩王已經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了,臣贊同齊大人、黃大人的看法,主張削藩,以安社稷。”
第二百七十九章 誰去和肅王談判
齊泰和黃子澄見方孝孺率先提了出來,就像是被什麼東西刺激到了一樣,心裡的話匣子一下子就開啟了,爭先恐後的說道:“皇上,臣等以為方大人說得對。先帝在世時,出於對兒子們的偏愛而設立了藩王制度,他老人家本意是讓藩王作為國家的藩籬,保衛中間的朝廷的。可是,這些年來,下面的這些藩王都仗著先帝的寵幸,越來越目無法紀,越來越囂張跋扈,已經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皇上應該還記得臣等給皇上講的春秋戰國和七國之亂的故事,周天子設定諸侯來拱衛王室,這些諸侯雖然是皇帝的血親,但是幾代之後,隨著血脈的疏遠,他們對周王室的感情越來越淡,最後演變成互相攻打,甚至是滅亡了周朝。”
“這些藩王雖然是皇上的親叔叔,但是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圖謀不軌,在皇位面前,親情是靠不住的,自古以來,為了皇帝手足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還請皇上三思,及早動手,以免到時候諸王尾大不掉,在動手的話,怕就是晚了。”
方孝孺見齊泰和黃子澄二位大人都支援他,心裡也很高興,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乾脆就扯開了說,鼓起勇氣說道:“陛下,設定藩王制度本來就是弊政。先帝英明一世,只是因為對兒子們的溺愛才犯了這個錯誤。藩王就藩之後,雖然偶有戰功,但很多人都多行不法,藐視朝廷法紀,魚肉百姓,為禍甚烈。現在我皇登基,應該革除這項弊政,效仿堯舜禹湯,任用賢臣來管理國家,以達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姚廣孝說方孝